虽然大部分都打赢了,但是也彻底把大多数人都得罪了。结果还得了一个“金鞭阿赫利亚”的诨名。
“阿赫利亚”是回回语,是一种小型的蜜獾,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平头哥。身材不大,极其好勇斗狠,见了狮子都敢上去撕咬。这可不是称赞人的好话。
要不是舅舅德格都巴雅尔被太后和新皇赏识,出任枢密院枢密使。自己估计能被那帮腌臜给害死在军中。
李续自己也硬气,愣是没有去求过舅舅帮忙,也没有找过父亲诉苦。就是这么苦熬着。
新皇登基改元皇庆年号的阅军大典、出兵怀柔剿匪,他都立了一些功劳。积功升到了什长,也称为牌子头。结果这个牌子头一当就是三年。
他不甘心!他要立功,他要升迁。
寿山大汗刚刚把年号从皇庆,改元为延佑的第一年(公元1314年),因为周王和世瓎引发的关陕之乱,使得李续所在的侍卫亲军左卫军一部授命参与平叛。他们在指挥使多尔济的带领下,开赴陕西一带。
对没错,就是那个孛儿只斤·和世瓎,先帝元武宗海山的庶长子。
他的叔叔寿山大汗,背弃了当年和先帝海山之间的兄终弟及、叔侄相继的誓言。
不但没有给他本应得到的那个储君之位,反而只是封了一个周王的虚爵,还让他带着一批朝中支持他的大臣,远远地被发配到云南——那个边陲烟瘴之地。
和世瓎到了陕西之后,就在身边的人撺掇下发起了叛乱,裹挟整个关中军民,向中原反扑。
结果连潼关都没打过去,就被早就枕戈待旦的朝廷大军给击败了。
然而和世瓎毕竟是先帝武宗海山的长子,他被贬黜也让很多边疆地区依旧掌握兵权的武宗旧臣感到不满。岭北行省、甘肃行省甚至西疆地区都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李续之对于今天这个四月初四的日子很有感触。因为明天就是自己的生日——15岁生日。
自己被困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的峡谷关隘之中,随时迎接着生命可能的终结。他们已经死守了这片临时被垒砌起来的破旧关隘四十天了,外无救兵,内缺粮草。城外有上万叛军,自己这边也就千余人了。
李续感觉自己的梦想就要破灭,人生还没上天,就要下地了。
早知如此,当初是怎么就迷了心窍了?自己才多大,功名利禄就迷花了眼,就非要出仕?而且当初报名的时候,干嘛主动申请来此险地?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自己爱冒险的性格怎么就改不了?
其实整体上,朝廷的平叛已经进入尾声。平叛大军已经把和世瓎的叛军残部万余人,从关中长安一带,赶到了西北的平凉府一带。
舅舅河间王德格都巴雅尔亲自坐镇长安,派出左卫军两万主力部队,在指挥使多尔济率领下,紧追不舍地跟着来到了泾州的首府泾川城。距离叛军主力其实只有几百里地。
那天,副指挥使诺颜大人,在营帐中召集各部官佐,让下面的人主动报名,以新晋的宣武将军、千户官八剌为首,组成千余人的精锐部队,绕过敌军主力,到弹筝峡古萧关城,扼住敌人向北逃窜的通道,等待大军合围。
自己也就是个末流小牌子头,勉强在营门口听令。怎么就被人家一激,突然脑子一热,主动报名加入这个现在看来明显是敢死队的狗屁“精锐部队”。
结果大家一看“金鞭阿赫利亚”都去了,那可是平叛主帅河间王殿下的外甥。他都主动报名,说明这个任务并不危险。结果大家踊跃报名,原本只计划来500来人,结果一下子就组织了1800多人。
副指挥使诺颜开心地不要不要的,一个劲地夸赞带头踊跃报名的李续李图勒,还当众提拔李图勒为忠显校尉、百户官。
现在百户李图勒手下原本120多人,打了这么多天,就剩下不到70人了。
就这,还是千户八剌特意把李续留在身边作为预备队使用的结果。总共全军1800多人,如今只剩下1000出头了。原本21个百户、弹压,如今加上李续只剩下11个还能动的,还有4个躺在后面随时可能断气。
分配给李续麾下的牌子头,已经换了一茬半了。
李续现在是看明白了。朝廷就不想要真的消灭和世瓎叛军。而是想要把他往西边赶,不让他通过弹筝峡往北去岭北地区。毕竟那边是蒙古帝国崛起的老家和林。那政治意义可就大了去了。
结果这个和世瓎竟然如此头铁,已经在这座破关下面损失了数千甲兵,依旧不愿意改道向西。
“他妈的,他们是吃定我们了。”千户八剌郁闷地抱怨道,他靠在城垛子边上,探出身子往城下满是鲜血死尸的空地上快速地瞅了一眼,抽回身子,继续窝在墙角,说:
“下午派人打着旗子去对面,让他们把这些尸体收拾收拾。天气越来越热了,这要是闹起疫情,两边都完蛋。”
李续已经吃完了馕饼,喝了口八剌递过来的水囊中的水,差点喷了。妈的这孙子的水囊里面偷偷灌的是烧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元权臣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元权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