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贞观小闲王 我的餐馆通古代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抗日之铁血智将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人在三国,开局激活霸王神力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95章 陈国相襄军第一(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现任太守的诸人里边,王朗的儒学修养最高,加上之前荀贞在广陵主政时亦重文教,也因此,广陵郡的学、校、庠、序单就目前来说,是整个徐州办得最好的。荀贞到广陵后,每到一县,都必视察一下当地的县校、乡庠、里序,在郡治广陵县时,更是把郡学里的学生、经师们都召会起来,考其学问,赏其优者以钱帛,并设酒宴,令优秀的经师、学生入席坐陪。

汉家地方官学之设立,始於前汉景帝末年时之蜀郡太守文翁,文翁当时在蜀郡修建学官,招各县子弟入学,除其徭役,成绩好的补为郡县吏员,次之的用为孝悌、力田。孝悌、力田是乡官,没有什么实权,荣誉性质的,但在政治、经济上有优待。

文翁以后,前汉共有三次诏令地方兴建官学,分别是在武帝、元帝和平帝时,不过武帝、元帝这两次只是令郡国建学,平帝这一次则因王莽之提倡而把官学的设立深入到了县、乡、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聚者,聚落之意,即是“里”。汉家以孝治天下,庠、序作为最底层的教育机构,只教授《孝经》这一本书。

入到本朝,地方官学的设立更加普遍起来,学校的规模也更比前汉要大,郡校在校的学生人数动辄成百上千,学校的经师、郡县的学官人数也比前汉为多,郡学的文学掾史、教授各经的经师常达十数人至数十人,乃至有的地方,在“亭”设的还有学校,如陈留郡的蒲亭现就有学官。在入学学生的身份资格上,本朝和前朝一样,都没有什么限制,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心於学就可入学,并没有地域限制,外地的学子也可以入学。

总而言之,自有官学,发展至今,上至太学,下至庠序,帝国整个面向平民的教育系统已大致建设完成,较之先秦时期的贵族教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话又说回来,此时毕竟是官学设立的早期阶段,缺点还是有很多的。

以荀贞后世而来的眼光来看,他认为至少有三个缺点。

首先,学校庠序的设立、发展规模全凭地方长吏的喜好与推动,时兴时废,难以持久;其次,学校没有正规的课程设置,不像后世的学校一样,每天都有固定的课程必须要上,有的经师只在一年的某些时节召集学生讲经;再次,郡县官学和太学没有从属的关系,师资也比较差。

这三个缺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尚未形成制度性。

荀贞既有意避免原本历史上“九品中正制”之出现,平时他对此也是早就做过多方面思考的,该怎么才能避免?扭转风议的习气,不使舆论掌握在少数士人手中,杜绝再有如应劭等这样以舆论左右官员人事的任用之情况出现是辅助的手段,他想来想去,唯一的、也是最正途的办法只能、也只有是在平民教育上下功夫。

只有把平民教育搞好了,把平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然后才能以“纠正宦官专权以来的请托腐败之风”为借口,重申汉家通过考试才能入仕的制度,慢慢地再把这个制度扩展开来,行使科举固然难,但可以先由此而确立一个近似科举的制度,或言之科举的雏形。

所谓“汉家通过考试才能入仕的制度”,汉家的入仕途径有好几种,其中一种便是射策之途,这主要是针对太学生的,前汉后期,太学生的岁课分为三科,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本朝虽有变动,但大致沿袭。此外,被郡国举为孝廉的等等,在被郡国举荐后也都是还需要再经过严格考试的。

荀贞现下只有一州之地,中央官吏的入仕途径,他管不着,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从“郡县长吏有权征辟属吏”这一通例入手,这正好也是他目前的优势所在,他大可以学文翁在蜀郡时的举措,郡学生学有所成者,“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悌、力田”,先从郡县入手。

事实上,不止文翁,因为郡县属吏的征辟任用权在郡县长吏的手上,所以很多的郡国长吏都做过擢用郡学生中之优异者为郡县吏的事情,只是和郡县学校的设立一样,帝国在这方面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这些还都只是郡国长吏的个人所为。荀贞在经过再三之深思后,觉得他可以结合太学生射策、孝廉等需经考试之制度,将此制度化。

考试入仕未成制度化和平民教育未成制度化,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两者是果与因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把射策入仕制度化,首先就得把平民教育制度化。

平民教育制度化的试点,荀贞决定将之放在广陵。

他已经知道了当下平民教育的缺点,对症下药,纠改发展就很简单了。

州府的集簿从事秦松是堂邑人,荀贞特地去他家里坐了一坐,以示恩宠,之后离开堂邑,由堂邑再往西是九江地界,转而向北,行百余里,至东阳,陈矫是东阳人,他现在郯县为令,荀贞亦去了一趟他的家中,谒其父母尊长,赏以补品。他这般举为,秦松、陈矫自感激不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之最风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十日终焉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官场:从市委办开始主政一方 赌石之财色无双 重生:权势巅峰 大嫂,别这样! 我和软萌女友的恋爱日常 漪云重生之杨门虎将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官路之谁与争锋 重回1982小渔村 嫡嫁千金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宦海红颜香 重生七零飒妻归来 回到1970开局要分家 穿书七零:开局送走渣爹继母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春棠欲醉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红楼:绝世悍将 红楼群芳谱 我夺舍了隋炀帝 穿越到古代,我成了穷酸秀才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带着基地回大唐 三国江东霸主 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大红楼之林家公子如仙似魔 红楼骄子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人在汉末:从简化技能开始无敌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最近更新强国,从清末开始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 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 三国之最风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