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次行动,情报处方面,主要负责啃硬骨头、看押审讯重要人员,以及监督查抄、清点等涉财相关工作,财物可是要上交的。
对于财物上交,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以往行动中,缴获大额财物,他们同样是上缴处里,而现在,情报处的资金量已够惹人注目,且此行动很仰赖上面支持,再贪心可不合适。
等众人将粗略行动计划做好,蒋校长,也顺利与南京的军政高层交涉妥,还通过电台,联系了各地军队及地方势力,沟通妥当,这才带人回到城内。
林默等人也松了一口气,本部解除戒备,众人回到山脚驻地,继续完善方案,一直在空中巡逻的特战队也落回机场,收队候命,舟艇部队同样也回归了驻地。
此时,太阳也彻底落下,直至第二日,朝阳升起,一夜无事发生,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下,又请示了具体行动时间,希望有序配合,得到准确答复后,林默等人才布置起来。
大行动需要布置的时间,但在此之前,还有另一项行动需要搞,秋后算账,将锁定的其他日谍,进行逮捕追查等一系列工作。
秋后算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吸引其目光,毕竟事后,情报处还没一点动静,肯定会遭其怀疑。
此行动,由刘震山,带领各队队员执行,余下的人,则为大行动做准备工作,像是调集人员物资等等。
像食猿雕及其雀鹰小队,秘密自水路出川,负责两湖赣皖等地,攻坚一些棘手目标,没错,日本人的烟土走私网络,已延伸至这些地区。
原因,一个,自然是日本人孜孜不倦下功夫,水匪势力被捣毁也是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则是重庆周边的改革,还顺带禁了罂粟种植,所以,日本人趁着市场真空进来了。
而在陕西的八支队伍,也悄悄撤出,回到中转基地整备,准备奔赴地执行新任务,都是先东出,再北上进入太行山中的基地,由南自北分散在各地候命。
太行山中,同样布置了特战室的中转补给基地,也不止太行山,国内很多较大的山区内,多数都有特战室的基地或起降场,甚至在敌占区内,用于实施跳蚤战术,就是直接通过飞行器,直接机动至各地。
海东青、游隼、猎隼、雕鸮四队及对应雀鹰小队,主要藏在太行内,需要时,东出支援华北华中各地,若行动需要,还需进入山陕等地进行支援。
而金雕、兀鹫及对应雀鹰,便负责江浙沪及沿海一线,沿海一线,可不止包含华东海岸线,更北更南皆在其中,因其可便用水上飞机,进行更远距离的机动。
而各地情报处站点,身份半公开的人员,在行动即将开始时,也会调集参与,由本部人员监督,执行部分抓捕及看押审讯工作。
至于行动主力,主要是协调各地驻军配合,优先抽调中央军连队,若没有,地方军警也可用,但原则上,尽可能相互调换,异地用警。
没办法,地方上的军警,被此股势力侵蚀的情况比比皆是,大量参与进走私贩售,甚至投靠成为汉奸的也不在少数。
再算上,与当地走私团伙、帮会土匪、地方豪门等,这些与烟土走私纠葛不清的个人、家族及势力有关联的军警更多,不异地用警,这些人压根不能用。
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进行,刘震山那边的反谍行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被锁定的部分日谍,像危险大、留着无太多价值的,迅速被逮捕。
抓获便是突审,其中有不少扛不住交道的,又顺着线索,扩大战果,起获更多日谍。
日谍机关自然会做出反应,或派人接应骚扰,或进行袭击报复,亦或是设下陷阱埋伏,手段众多,带来了一定困扰。
但也仅是困扰,金雕跟兀鹫可不是吃闲饭的,抓捕这类危险任务,基本都由他们这些专业人员执行,日本人组织的炮灰外勤,根本不够看。
当然,不是说这些外勤人员能力不行,都是挑来的老兵,单兵战斗力还是很不俗的。
但离开了正规军队的战斗体系支撑,像机枪、炮兵火力的配合,以及熟悉的战场环境,又没有进行严格训练并搭建新的战斗体系及编组。
直白来说,就是破坏了原本的组织架构,又未构建出新的,直接导致这些人变成了散兵游勇,面对严格选拔训练出的兵王,且有一套成熟作战体系支撑的特战队,这就是在鸡蛋碰石头,造不成什么威胁。
不过,众人也不敢大意,根据情报显示,日谍机关,已组建了不止一支特战队,而从在西安那边的遭遇来看,其战斗力并不弱。
游隼引导日特战队与东北军进行交火,一方面,确实是为当时的局势破冰,另一方面,则也是在当地,不便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并没有把握将那些人无声处理。
双方激烈交锋,吸引了很多的目光,尤其业内人员,各方情报势力都盯着,而林默等人,则借此机会,将大行动前期的人员物资准备妥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谍海孤雁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谍海孤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