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弹近距离杀伤力极强。在有效射程内(通常为几十米或几百米),一炮可瞬间造成数十人伤亡。对密集的步兵或舰上人员极具威慑力。
在十八世纪欧洲海战时,葡萄弹常常用来打击敌方甲板上的军官和水手。实战中,葡萄弹常与实心弹混合装填,达到射程与杀伤力兼顾的目的。
杨林之所以废寝忘食的设计,是连带着这些弹种都一起设计出来。他要对火炮进行规范设计和标准化生产,以便统一火炮参数提高战力。如果不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样的火炮造出来以后差别就很大。
“四斤炮”炮架右侧有舵形高低机,可调节火炮俯昂角。炮架下还有炮锄及原始的制退装置,起到固定炮身和减缓后座力的作用。为防止后金骑兵敢死冲锋抵近后射杀炮手,其带有一面可快速拆卸的高二尺半、宽两尺的炮盾提供掩护。
该炮的瞄准系统由准星、照门和标尺组成。其中标尺标注了十个刻度,左右两侧分别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注。每个刻度代表一百步的距离。炮手可将炮口角度调整至相应的刻度,在有效射程内可对目标进行直瞄射击。
本来杨林手下的炮兵基本都是文盲,啥都不懂。但是经过一年多的严苛训练和两次围城战,他们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水平已不可同而语。而且杨林一直在竭尽所能的教他们、训练他们,因此他们认识汉字如“一、二”这样的度量文字和阿拉伯数字也就不奇怪了。
炮手们属于“技术兵种”,每人开双饷,可谓待遇丰厚。但是他们的纪律也极为严酷。如果谁要是叛逃、投敌或开小差,那么迎接他的结果就是死亡。假如战时受伤或掉队,他的上官有权就地决定他的生死。
如果面临被俘,他的唯一选择就是立即自尽。否则他所在的炮组和家人都要受到牵连。当战局不利时,必须用专用长钉将火炮点火门钉死才能撤退。否则火炮一旦落入敌手被用来攻打己方,那么整个炮组都将被凌迟处死。家人也要被尽数充为官奴直至死亡。
因为后金后来就是从孔有德等人手中获得了火炮、炮手和铸炮技术,攻坚技术才得到了无尽的提升。因此杨林用严苛军纪防止炮手叛逃或投敌。效果不一定好,但绝对管用。这也是自古以来常用的治军手段之一。
“四斤炮”另一个特点是面对复杂地形时可以快速分解拆卸,由人工背负无碍通过。非常适合在辽东的丘陵山地作战。这要优于明军现役的各型轻型火炮。
“六斤炮”对应的是法军的八磅炮。但是法军八磅炮机动性较差,后来又装备了六磅炮。不过杨林取了两者的阈值,并且重新设计了能增加机动性的木质炮车、车轮和轴承等一系列的零部件。而7.2斤的炮弹重量既不失威力又不失射速,完全可以应对后金军的楯车阵和大规模骑兵冲锋。因此杨林将该其定位为主力野战炮。
“六斤炮”口径为明制3.44寸(约为后世的110毫米),炮管长度为口径的20倍,暨6.88尺(约为后世长度的2.2米)。全炮重量(含炮架、炮车、弹药箱)约为800斤至1000斤。需要4匹或6匹马拖拽。有效射程520步(约800米),45度仰角下,最大射程900步(约1390米)。
《明末辽东从军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明末辽东从军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辽东从军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