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马上就停下来。
匈奴首领也在骑兵大军中部,直到前方示警他才反应过来,面目狰狞着第一时间喊出撤退。
该死的大秦骑兵,怪不得敢过来围他营帐,原来是后面还有大军支援。
这边的大秦将领率领骑兵也动了起来,他和剩下的七八万名骑兵,不要命的从侧翼围堵蒙古大军,阻拦着他们撤退的脚步。
大将军的步兵方阵已经冲杀进了来不及撤退的蒙古骑兵中。
在人数优势下,盾牌手和长枪、长矛手,弓弩手互相配合,收割着惊慌失措的蒙古骑兵,并在快速往前推进。
骑兵首领在咬牙怒吼:“弟兄们,大胜就在眼前,把这些蒙古骑兵都给老子留下。”
大秦骑兵们策马怒吼,气势如虹,仓皇逃亡的蒙古骑兵已经兵败如山倒,被堵截的大秦士兵不断追着杀。
但是随着追杀深入,由于不熟悉地形,还是被蒙古骑兵逃走了大批人马。
........
雁门关以五万的伤亡之数,一夜间歼灭蒙古二十多万大军的消息,从北境迅速向着大秦中部、东部扩散,在各大势力内部不断传播。
所有势力都一脸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密信中传来的消息。
经过多方求证后,他们终于确认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有欢欣鼓舞者,有咬牙切齿者,还有庆幸者等。
如中部大山里恭王旧部等人正打算出山起兵,却被探子折返回来禀报的这则消息吓住。
一众人马连忙又撤回山中,写了封信寄往京城禀报,并请示如何行事。
几日之后,消息终于传到京城。
雁门关大军大捷的消息瞬间引爆这个京师,一些人刚开始也是不信,但随后朝廷贴上的雁门关大捷皇榜确认了此事。
顿时,百姓们载歌载舞,大肆庆祝起来。
太和殿早朝。
李远牧坐在金台圈椅上,笑眯眯的接受文武百官的行礼之后,清朗声音从嘴中说出:
“诸位爱卿,雁门关大捷,此事大大振奋了我大秦上下民心。”
“本宫决定,雁门关上至大将军、下至普通士兵,包括阵亡的将士,赏赐和抚恤标准提升一倍。”
文武百官只能大声应和:“殿下英明!”
大殿中,很多人喜气洋洋,这场大捷,让很多人想起太子之前故意挑起和蒙古国的战争一事。
有许多人心绪难平,特别是武将队列的众多将领。
想到最近普及在军中的神弩,很多人望向太子的目光,都充满了狂热之色。
“户部何在?待本宫拟好太子令后,把赏赐从国库钦点出来,随太子令立刻出发前往雁门关宣报。”李远牧在金台上朝户部尚书谭先平开口。
谭先平恭敬领命,如今国库充盈,户部底气十足,再多的赏赐都不怕,反正太子会想办法。
张千纶等太子说完,他上前一步,面色沉着的拱手开口:
“多年来,我大秦北境终于大捷,老臣也为殿下开心。”
“但老臣身为内阁首辅,不得不提醒殿下,此次大捷雁门关是否侥幸?蒙古伤亡了二十多万大军,会不会再组成大军向大秦复仇?”
“老臣认为,这是殿下应该警醒的问题,切不可因为一次胜利,就让北境大军松懈下来。”
李远牧笑眯眯的脸上顿住,他看向张千纶嘴角微微嘲讽,你这老狐狸是见不得本宫开心是吧,非得跳出来打断一下本宫。
若你人有像你话一样那么好心,那本宫简直能笑掉三颗大牙。
他淡淡开口,一语双关的回道:“张首辅为了大秦,果真是呕心沥血,本宫也看在眼里。”
“不过在本宫认为,大捷便是大捷,那倒在雁门关外的二十多万蒙古骑兵,便是最好的见证。”
“所以本宫认为该赏赐赏赐,该庆祝庆祝,并没有任何不妥。”
“至于蒙古大军会不会组建大军再次出兵大秦,本宫明确告诉你们,是一定会。”
“但又何惧?恰好新仇旧恨一起算,雁门关能有一次大捷,便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本宫要大秦士兵杀到草原深处,对他们以牙还牙。”
“本宫的目的,便是将这些和大秦纠缠不休几百年的北蛮打到俯首称臣,张首辅以为如何呀?”
张千纶眼神沉重,他扫了淡然自若的太子一眼,心中微微有些不甘。
他知道太子是在点醒之前宣政殿约定一事,若是太子真能把蒙古国打的俯首称臣,他便自愿辞掉内阁首辅一位。
按雁门关这场大捷来看,太子还真有可能实现。
他内心微微苦涩,太子靠的便是军中视为绝密的三弓床弩和神臂弩么,原来这就是太子的底牌。
老天何其不公,为何太子有这等连蒙古骑兵都无法抵御的神物在手?
他和恭王的大军能否挡住有这二弩在手的大秦军队,他心中烦躁起来,只能敷衍的回着:
“老臣只是善意提醒殿下,若殿下坚持,老臣也无话可说。”
李远牧在金台上似笑非笑的说道:“辛苦张首辅一片苦心,本宫心中自有斟酌,首辅放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个太子简直离谱请大家收藏:(m.20xs.org)这个太子简直离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