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可是袁绍的兄弟,何进这样的安排明显是赞成袁绍的看法,丁原虽然不服气,但也晓得,自己不能得罪了霸王龙一样的袁家,再把如日中天的大将军何进再得罪了,要是那样,自己在洛阳就没有活路了。
洛阳,处在黄河和洛河之间,水运发达,码头众多,即便是到冬天,依旧是船来船往;除非是南北两条河都结冰了,否则船就不会停下来。七柳丘的动工就像一个小浪花,连锁反应让洛河震动。
七柳丘,整个规划落入权贵们的眼中,各家都在分析,这也是何进不关心刘辩遇刺的原因;反正刘辩没事,案子慢慢查就是,但是如何应对七柳丘那边?已经是何进驱赶不走的念头。
何进和袁绍回到大将军府,这个话题再次掀起了争论,何进开始时并没有多大的关心,等发现刘辩压根没准备种田,反而有建立庄园和码头的意图,何进不免有些担心。
“把大家找来,是因为我觉得七柳丘的事不对头,昨天又分出一个什么小组,皇上还派去了二十名宫女。”何进面带忧虑地说:“皇上的意图恐怕不简单,你们说,皇上在想什么。”
“庄园。”对于何进的怀疑,带有些儒雅的司隶校尉袁绍第一个支持:“只是庄园做什么用,皇上没说清楚。”
“我不认为皇上有什么特殊的想法,靠着这些老弱病残,大不了就是码头、工坊什么。”荀攸自然不能让这种怀疑得气氛扩散:“说到底,要看皇上的生意最后做得有多大。”
“我看荀攸说得对,无需过多关注。”蒯越的想法和其他人不一样,荆州物产丰富,他还想着蒯家在刘辩的生意里捞点好处;刘辩的那个白酒一上市,就在洛阳一酒难求,让无数人对于马上要开的得意楼充满憧憬。
“蒯越说得不错,商业很可能成为皇上伸往各地的一只手,”袁绍站起来说:“今天李儒失踪了大半天,傍晚才回到驿馆,他说来做生意,但是到现在还没去西园,他为什么要隐藏行踪。”
“嗯,李儒?”荀攸怀疑的问:“袁绍,你的人一点消息都没有?”
“王允,你怎么看,”何进没有等袁绍回答荀攸的问题,而是转头问正在喝茶的王允,王允的资格远远超过在场的所有人,现在是何进幕府中真正的核心人物;王允缓缓放下茶碗说:“问题不在于皇上怎么做,而在于我们怎么应付,我们可不可以不让皇上去修那个庄园码头什么?”
何进一拍脑门,这是自己把人和地送过去的,现在要是不让刘辩折腾下去,可以想象得到,朝野会怎么看待自己,妹妹何太后还不蹦起来跟自己拼命。实际上袁绍蒯越他们的担心,他已经听张津讲过一遍,张津也没有应付的办法。
“不如直接问皇上吧。”荀攸不在乎结果,是心态最平和地一个;蒯越接口说:“这倒是个主意,大将军,荀爽已经到了,不用等郑玄到,可以先让刘辩拜师,然后请荀爽探一下口风。”
“蒯越说得对,荀前辈目光如炬,一定能帮助我们解惑。”袁绍是一百个赞成,王允却反对:“其实我们可以等,七柳丘要真是生意就罢了,否则,再做打算;要是让荀爽去问,荀爽愿不愿意是一回事,也会让皇上不满。”
何进沉默了,他有些不甘心,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可确实又毫无阻拦刘辩的理由;王允说得没错,荀爽去问这件事是瞒不住的,不管问出来是什么答案,只有有一天刘辩晓得,肯定是个麻烦。
何进拿不定主意:“要不就等等。”
“不过有一点我们现在就要打听清楚,”王允忽然说到,何进蓦然转头看着他:“杨家参没参与皇上的生意,大将军,车骑将军和杨奇都是那个商号的股东,能不能请他去打探一下。”
“对,对,”何进连声称是,他没想到不务正业的弟弟何苗还能派上用处:“对了,袁绍,杨彪不是你姐夫,你们两家又是世交,你也问一声。”
袁绍点点头,可他心里却认为多此一举,杨彪的性格他太清楚了,属于那种要名不要利的人;就算杨彪平时是假象,真要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杨彪怎么会告诉自己。
不过袁绍担心何进怀疑自己,何进这边散场后,袁绍还是去拜访了杨彪;在得知袁绍来意后,杨彪沉默了,有杨奇这层关系,刘辩的消息他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不过没想到袁绍居然会到他这里来打听这种生意上的小事。
“袁绍,皇上的生意,….,怎么说呢?”杨彪有些犹豫,他本能的就认为刘辩做法绝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皇上的生意我不懂,借用我叔叔杨奇一句话吧,皇上就是现在的陶朱公,听他说生意,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
“这是杨大人说的!”袁绍惊讶了,杨奇一个不做生意的人,居然对刘辩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唯一的原因就是刘辩的生意差不多是闭着眼睛也赚钱,就像现在人们疯抢的白酒。袁绍想想问杨彪:“皇上难道不怕老百姓说他与民争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