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全靠演技,刘辩晓得样子还是要装的:“群臣一点主意都没有吗?来麻烦我,皇甫嵩、董卓调不回来?卢植、朱儁都不能领兵了?要不,曹操、荀攸,你们去并州吧。”
啊,曹操心里话,我倒是想去啊,但何进和袁绍不同意呀;荀攸更是微笑着摇头,刘辩的话十足十地在挑拨离间,但是谁回答,就是在打何进的脸。丁宫脸带愠色:“皇上,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朝廷衰弱至此,没有良将可用,你要想办法啊。”
丁宫的口气不善,可是刘辩没有生气,而是好整以暇地问道:“如果朕有什么想法,你们能决定吗?”
决定,我们真的想做决定,未央宫里的那些大佬们要干啊;曹操不假思索地说:“皇上,臣等只能传话。”
刘备毫不客气地说:“传话,天子需要传话吗?如果要皇上做主,就应该上奏章。”
韩融和荀攸不由自主地在心里给刘辩和刘备点了一个赞,不管怎么说,虎倒雄风在,该要的面子一点都没少要,这才是帝王和猛将的气派;曹操微笑着躬身给刘辩赔罪:“臣失言,还望皇上恕罪。”
“曹操,谈不上,这是西园,人人自由发表意见的地方。”刘辩大度地说:“只要你们不为难我就好。”
“不是臣等为难皇上,而是现在形势危急。”丁宫说道:“鲜卑冬季南下,不外乎是草原上物资紧缺,另外趁我们力有不逮的时候,在并州建立一个活动区域;以老臣的看法,暂时放弃并州以北的部分地区,静观其变。”
丁宫是想为难刘辩,并州的局势其实在士族眼里没有那么不堪,丁宫很清楚,朝廷的州县也许会被攻破,但是并州那些大族建立的坞堡和纯粹驻军的军事要塞没有那么容易被攻破,鲜卑人最大的可能是与以前一样,抢掠一番就自动退出并州。
丁宫想的只是抛砖引玉,让刘辩在不自觉中上套;只是丁宫和其他人都没想到,刘辩正因为晓得西晋的历史,对于鲜卑人的警觉心远超过常人,绝不相信鲜卑人的野心就像丁宫说的这么简单,刘辩忍不住挺直了腰板。
虽然此刻的刘辩已经十五岁,在古人眼里完全有可能开始写谱写开挂的人生,但实际上刘辩相比于打交道的那些老狐狸,十五岁还是一个青涩的年纪,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刘辩有时候也感觉自己太难了,穿越过来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金手指,靠自己一点一点积累,两个月来的生意就能看到,杨奇帮助他从西园弄来的钱财都快花完了,回收的只是一点人气,而没有实质性的收入。
这恐怕也是荀彧不赞成现在就开始布局撤退的原因,荀彧回去以后,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给颍川的士族;反而不如刘辩到时候一个人跑过去,只要刘辩到了,许昌就是陪都,更何况所有人都清楚,投资在一个落魄的皇帝身上,一旦咸鱼翻身,那个回报就不是能以百倍千倍计算的。
刘辩已经熟悉了皇帝的这个身份,也意识到自己唯一的金手指就是这个身份;如果抛弃了这个身份,那些士族大佬弄死自己就跟踩死一个蚂蚁没什么差别。对于那个不亲政的承诺,刘辩倒没有什么后悔,一切都需要学习,当时要是急着去争权,也许董卓已经杀进洛阳,自己变成了一个阶下囚。
但是刘辩此刻已经从心里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是不能再后退了,尤其对于那些整天想要对付自己的人,就算是不用像拍死蚊子一样,也要像赶苍蝇那样赶走。很不幸,丁宫现在在刘辩眼里,就是一只嗡嗡乱叫的苍蝇。
刘辩指着丁宫说:“你大恶。”
这句话把荀彧和曹操都吓住了,丁宫什么人,沛国丁氏的家主,一代名士,灵帝时期历任交州刺史、光禄勋、司空、司徒,只不过跟何进不对付被降为尚书,在朝野的威望甚至超过杨奇、荀爽。
刘辩就这么一指,意味着刘辩是准备撕破脸皮的节奏,韩融心里暗笑,年轻人到底是年轻人,丁宫是那么好说话的;果然,丁宫阴沉着脸说:“皇上,你要是空口无凭,老臣就要告知天下。”
刘辩也豁出去了,冷笑道:“在你眼里,并州那些百姓和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最后只要鲜卑人退回去一步就是胜利?我告诉你,你这是对大汉的不负责任,并州随着战乱,百姓就会逃往四方。
原有的那些州县没有了百姓,就没有了粮食和财源,即便是驻军,迟早会变成朝廷的包袱。到时候就必须再从中原移民,否则的话,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就会成为鲜卑人和匈奴人牧马的地方,再也不是大汉的疆土。
武帝说过,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你这个,近在家门口还想着放弃并州,难道不算大恶吗?”
丁宫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他可以视人命如草芥,但是丢失疆土的事是绝对不敢说的,只能怒道:“一派胡言。”
荀攸不慌不忙问道:“皇上有什么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