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背旅如此密集的火力输出下,不远处的日军自然是齐刷刷的倒下,可后面却仍旧争先恐后,第一次把人海战术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无奈的杨锋只能往两边一指,凝重的点了点头,廖莎和警卫团长就迅速跑开了,只剩下王大元和十几个警卫团的弟兄还站在杨锋的身后。
再次环视战场,杨锋就快步来到了迫击炮手的身边,他的大手往对方肩上一放,顿时就吓得炮手一激灵。
“旅、旅座?”
“先朝两翼打,把敌人往中间驱赶,然后再齐射解决。”
“是”
“炮弹还有多少?”
“不多了,但是后续的马上就会送来。”
“不要节省了,给我尽量轰。”
“是”
几句叮嘱完,杨锋才猫着腰快速往前,又来到了05口径勃朗宁重机枪的旁边。
“这个位置不行,等打散敌人的这一波进攻,立刻给我移动到那边的土丘上,更高、视野更好。”
“是”
“多找两个人给你搬子弹、压弹链,你可是关键火力,绝对不能中断。”
“明白”
“对面都是炮灰,不用把他们想的太高,就用最稳妥的办法来对付就行,零星目标也不要揪着不放……”
耐心的指导之后,杨锋这才越过机枪位置,跳进了最前沿的战壕。
当然了,这实际上也不是最前沿,因为最前沿已经让给日军了,现在大家固守的其实是第二道防线,身后已经是无险可守。
万一日军占据了这边,那么就可以向帽儿山上进攻了,万一丢了这个制高点,那徒河的情况可就彻底不妙了。
“砰砰、突突突突……”
激烈的战斗中,没人关心杨锋这个长官。
弟兄们只会担心子弹够不够,准星下的敌人有没有被击中。
在那照明弹的光亮下,日本人早已经用尸体铺满了地面,实际上后续的炮灰都是在踩着温软的尸体往前冲,接着再被击倒、变成尸体中的一员。
既然这样那杨锋也不废话了,直接从随身空间中取出一挺民24,眨眼间就哒哒哒的扫射起来,王大元则是负责用盾牌护着杨锋,同时摘下身上的手榴弹,一枚挨着一枚、争取的摆放在石笼网上。
“蓝鲸?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报告三号,从母舰上起飞的,三个小时就可以赶到,不过在津门那边的就没法子了,他们至少的一天半。”
“有多少先来多少,舰炮支援准备、明天一早就把所有的优11全部派过来。”
“是”
结束了通话,杨锋脚下已经是一层弹壳了,在这种下雪天,民24的枪筒愣是打的热气直冒,可涌来的日本人却丝毫不见少。
“来吧!就看看是你们人多,还是老子的子弹更多。”
“哒哒哒哒哒……”
嘀咕一句后,杨锋可就再一次扣下了扳机……
与此同时,奉天方向、徒河也都差不多,铁背旅全员都在殊死战斗。
奉天方向上,地势更加开阔,日本人的进攻也更为疯狂。
由A版阔刀,也就是三王山产的A刀构成的地雷阵,愣是被日本人给淌平了,最惊险的时刻敌人已经冲到了石笼网前100米的距离,全靠一团的武装卡车,那些30mm双管、25mm单管机关炮才把敌人给压了下去。
但是相对的,这边弹药消耗更大,运输卡车是不停的穿梭,运输队看着弹药箱、抬着担架跑的是满头大汗。
这种时候自动武器、半自动武器固然是帮了大忙,可劣势也在无情的暴露,整整一箱子子弹,如果用步枪来发射,起码能坚持一个小时、最次也能挺40分钟。
但是在铁背旅手里,一个排的弟兄一人抓一把,几个呼吸间就全突突出去了,甚至是连压弹匣的时间都没有。
至于炮弹、火箭筒那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是运上来多少就能够消耗多少,每一挺重机枪旁边都有好几个负责压弹链的,这才勉强能供得上消耗。
等到徒河城内,那可就是完全另一个样子了。
这边的日军只有两万,但每一个都是精锐,进城之后比那耗子还要狡猾,不是窜到建筑物里面,就是一头扎进废墟街区,然后就开始和铁背旅捉迷藏。
就局部兵力而言,优势肯定还是在铁背旅这边,毕竟杨锋在徒河这放了1.2万人,可是想要灭了这群耗子也没那么简单,部队的首要任务还是先保住那些弹药和物资,还有车辆都不能让日军破坏。
幸好幸好,杨锋的处置很果决。
开战不久钟馗就赶到了,几十架直升机到处打地鼠,将一串串弹线扫射下来,杀得日军抱头鼠窜。
就这么先坚持了一个小时,等到地老虎的坦克团也终于赶到,马上就以密集队形冲击,把城外的日军是一通猛轰,机枪一扫就是数具尸体,直至日军的大铳火箭筒轰击过来。
装弹、射击、射击、装弹!
杨锋简直打的都麻木了,天晓得他已经消耗了多少条帆布弹链,居然连民24套筒里面的冷却水都给打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我有个军火库请大家收藏:(m.20xs.org)抗战:我有个军火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