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树王、真、赫乌莉亚还在继续昨天下午开始的茶会,属于神明的时间是无尽的,自然可奢靡的浪费,尤其是如今她们并没有继承什么神的责任。
一张翠色的屏幕,成为她们观看外界赤王遗迹的窗口。
“人们以植物的浆水与矿石的粉末在圣殿的墙壁上留下图像,它们不会如同黄沙中的足迹一样轻易被风掩盖,长久描摹着赤王的治世。”哲伯莱勒念诵古籍之中残破的记载。
低沉的声音很是适合成为玉简赤王纪录片中的配音。
这神秘、古老的殿宇,今人不可知的古老壁画,两者结合足够震撼观众的心灵。
机关运转,壁画化作了大门打开。
穿梭一处处充满历史岁月沧桑的古迹,在半天后,众人才重新出现在沙漠地表的绿洲之上。
鸟儿的歌唱、飞舞的蝴蝶、高大如伞的巨树,是曾经沙漠没有的风景。
遍布沙海的无尽绿洲,是金色绸缎上一枚又一枚相连的蓝绿色宝石,是今日之世尊的黄金袈裟。
于这绿洲之中,见到了姜逸的沙漠部族,是如此相信,如此膜拜的。
“求乞之人,见过世尊。”
这是姜逸来到沙漠后,第一批在他面前拜服行礼的沙漠部族。
一路走来,众人并没有刻意避开沙漠之中的镀金旅团,姜逸也没有刻意改变相貌,只是为了避免之前在丰饶之地被众人称呼为“天尊”、“道君”、“上帝”围观膜拜的麻烦,所以让自身显出了一份神异。
这份“神异”就是“道”的体现,也是自身的众生相,他在众人面前呈现千百面貌,皆由对方心定。
如一面镜子,照映众生的善恶根。
恶者,观姜逸,看见的会是比他更穷凶恶极之人,或者胆小软弱可欺凌之辈,善者,观姜逸,看见的会是和蔼的行商,儒雅的学者,富家的公子……而有缘者,有慧者,可见其真身。
面前的一小队部落之民,是有慧根和善根的,也是有缘的。
这就是心中有佛而见佛,心中有魔而见魔。
他们见到了姜逸的“千手菩提妙叶大势至普贤如来身”。
须弥终究是觉道的国度,沙漠如今难见僧人,但传承如散落的星火,依然留在黄沙深处,依然有人明白“觉”的奥义。
若在璃月,璃月子民若有缘见姜逸真身,见的必然是道身和仙身,尊他为真仙,这是不同国度的文化和思维决定的。
“这样的沙漠民,才有缘聆听主人的圣言……跟随主人行于圣道。”菲莉吉丝笑了起来,作为掌控因果命运的神明,主人从来不需要主动去寻找什么合格的管理者,有资格的众生自然会获授冥冥之中的天启,出现在主人前进的路上,接受考验。
姜逸无意于统治这片沙漠,但他会挑选出部分人,维护这片沙漠的绿洲。
纳西妲如今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人手治理此地,教令院的雨林人和这里也终有一份隔阂,所以这初期的教化,道和义理的传播,将是由姜逸完成的。
他终究是沙漠人眼中的赤王力量继承者。
纳西妲自然希望姜逸获取这沙漠人的信仰,叫这里变成不仅仅是风景上,还是众生心灵上的乐土。
旧日黄沙之中的愚昧、争斗、残忍,不必带入这新的世界。
故……施展言行和文明的教化。
这将是宛如和曾经须弥三神共治一般的时代,只是姜逸不参与政治。
“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这亦是姜逸的大誓愿。
姜逸看着面前的沙漠部族问道:“何为求乞之人?”
婕德和哲伯莱勒终于意识到,就算人之神表现的再平凡,再想要平凡的生活,但他的功绩和力量终会让平凡的郊游变得不平凡。
当然,在人之神眼中,沙漠文明壮美古老的遗迹和这面前部落民的朝拜,或许也只是平凡之景,平凡之事。
都只是郊游路上的一部分。
“千年前,灾祸降临。”
“黄金的虫印被葬在了神殿与宫阙深处、曾雕着鹫兽与牛头的破碎柱基之下。”
“一切良人与恶徒,都平等地被命运的磨盘碾碎,蓝宝石之城邦失色分崩离析,恰似泪滴在烈日下干涸。”
“衰败的齿轮将庞大的神国分解成诸多王国,又规律地将它们都碾成砂砾。就算是曾摄政的王后,也只能将幼子饰金的罩袍与头冠烧毁,让他穿着奴仆的粗麻布衣逃走。”
“我们等待了太久,乞求一个希望。”
“非是求那权力、财富、名声……而是这可叫沙漠子民生活的绿洲乐土。”
“因为,世道的定性是衰退,王国复起,亦将在权力、财富、名声的争夺之中破落,何况是此时,又岂会再有王国。”
“绿洲若得不到善养,终将成为后人回忆的蜃景。”
“我们明白您的恩赐,也明白您的期盼。”
“我们也曾听闻您的功德愿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原神:没有神之眼,原人证原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神:没有神之眼,原人证原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