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觉得还没有介绍完,现在就赏的话,后面的岂不是会让陛下难堪,所以他赶紧说道。
“陛下,我们还有其他发现,等草民介绍完,再赏不迟。”
朱棣哈哈大笑。
“对,对,对,是朕太高兴了。”
“继续,你们继续。”
梁丘继续介绍。
“陛下,这是玉米,虽然产量没有块状作物高,但是相比与小麦,大米也算高产。”
“根据草民估算,这种作物亩产可以达到千斤左右,而且叶杆还可以喂食牲口。”
又是一个惊喜,全身是宝啊,这不就可以解决中原地区牲口养殖的问题了吗?
“陛下,这是花生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油”
“这是向日葵,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油。”
“这是木瓜,是一种水果。”
“这是西葫芦,可以做菜。”
“这是辣椒,可以调味。”
“这是烟叶,当地人都喜欢抽食。”
“这是牛油果,牛比较喜欢吃。”
“这是菠萝,也是一种水果。”
有了前面的惊喜,后面的虽然也很惊人,但是已经没有那种吓的了。
所以朱棣恢复了自己威严的样子,待梁丘介绍完以后开始封赏。
“东洲探险队为大明开拓了全球视野,带回了无与伦比的作物,有大功于大明。”
“封梁丘荣誉子爵,银币千两,其余船员封荣誉男爵,银币百两。”
周围众人闻言,都傻了眼,这就封爵了?
而且人手一个?这也太不值钱了吧。
谁知道朱棣这还没有结束。
“郑和,带领船队,探索海路,远赴欧罗巴,为大明打开了商路,挣取了大量钱财,带回来了欧罗巴作物,丰富了大明食粮。”
“封,郑和东海侯爵,其余将士,交由礼部按功行赏。”
“对待有功之人,朕不吝啬爵位,望众位再接再厉。”
群臣见状,知道朱棣这是准备平民化爵位了。
荣耀爵位?那不就是只给名字,不给封地吗?
不过现在的大明,封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少了,很多权贵都开始转向工商挣钱,土地里产的东西越来越不值钱了。
没办法,地太多了,这些年大明抢了太多的土地。
如果不是连年征战,粮食的价格可能都会变成猪草价了。
现在,只有普通人才会在地里刨食,有点势力和能耐的,都在转行。
“如此高产作物如果流行开来,那以后这粮价?”
还囤积着大量土地的权贵,互相看了一眼,他们算是彻底明白了,耕读传家的时代过去了。
而且现在蒙学,乡学,社学的快速扩张,读书的越来越多,士绅阶层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如果再加上朱棣现在推行的爵位平民化,他们还有什么未来?到处尼玛是读书人了,物以稀为贵啊,多了就不值钱了。
尤其是上海和东北,推行起教育来,简直不余余力,在这些地方,谁要是不认识俩字,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最让他们难受的是这些学校教授的还是百家学问,儒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
如果不是这些年对新儒学的改良卓有成效,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儒家都可能被边缘化了。
对普通人来说,儒学有啥用?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很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学这东西简直是浪费时间。
深深的危机感,让他们不得不继续深入改良。
郑义的生产力学说,让他们看到了方向。
他们把目标看向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
开明儒学,进步儒学,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儒学开始形成。
美洲作物在间接推动儒学发展的事情,郑义不知道也没有时间在乎。
他在知道探索队回来后,立刻给朱棣去了信,索要探索成果,要在东北大面积推广。
虽然说探险队是自己支持的,所有物,应该归自己所有,但是依照朱棣的性子,自己想要独吞,那是一万个不可能了。
为了不被朱棣全吞了,只能伸手要了。
果然,虽然郑义措辞严厉,但是朱棣依然扣了他一半的东西。
让郑义恨的牙痒痒。
一半就一半,郑义直接让人四处收购农庄,来种植美洲物产。
毕竟不是所有作物都适合在东北种植的。
郑和在交接完工作后,直接被朱棣撸了,赋闲在家无处可去的他,正好可以帮助郑义照看这些农庄。
天工阁的人,在拿到橡胶之后,立马展开了硫化研究,很快就发现了橡胶的优良性能。
很快,硫化过的橡胶,又被蒸汽机组的人拿去进行了密封测试。
结果非常好。
困扰他们很久了密封问题,被解决了。
虽然专业的特种胶垫还需要长时间的研究,但是蒸汽机的实用性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会因为一个点的突破,而带来爆发性的发展。
胶垫就是这样。
因为有了实用胶垫,蒸汽机实用化,大量的订单开始涌入工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下西洋:我爹郑和,我不死金身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下西洋:我爹郑和,我不死金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