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轻得像帐外的风,却比甲胄碰撞声还压人。将领接兵符的手顿了顿,指节攥得发白,掌心的汗很快浸进铜器的缝隙里——他懂,这话不是客套,是战场的保命符。可外头人总把这古语往“将领能抗命”上想,琢磨着怎么借“不受君命”争权,压根没琢磨透战场最狠的从来不是敌人的刀,是自己人的分心。
可战场哪容得下这份犹豫?秒针走得比刀刃还急,上一秒分心,下一秒就可能掉脑袋。你看那将领在战壕里低头琢磨“后方指令是不是变了”,指尖的枪油蹭得战术板上的防御圈都歪了,耳边风吹过的声里,说不定就混着敌方侦察兵靴底蹭冻土的“沙沙”声——等他反应过来,人家的刀尖都快抵到喉咙了。再比如调度的时候,要是愣半秒想“君主是不是有别的心思”,手里的令旗慢了一拍,加固工事的士兵晚一步堆沙袋,敌方的炮弹保准就落在那处空当里。战场哪有“回头补”的机会?分心的念头刚冒头,就是把士兵的命往火坑里推。
其实“不受君命”哪是让将领违逆?是让他把耳朵从后方的杂音里摘出来。朝堂上谁嚼舌根说“该换将了”,后勤那边传“粮草可能迟了”,这些破事都该君主拦下来。君主心里门儿清,将领的耳朵该只听炮火响、士兵喊,别被这些破事缠上。他得把朝堂的奏折压在御案下,堆得快没过案头了,也只批“战事为重”;还得让亲信盯着通讯线,那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半字都不能传到前线,只递过去“粮草已上路”“后方稳着呢”的实信。这不是君主专断,是跟将领的默约:我替你挡着身后的乱,你替我守住眼前的死局。
可这份“挡”,也得配上将领的“信”才行。君主把兵符给他,不是让他天天猜“君心变没变”,是让他攥紧枪杆,看紧战壕里每一寸土。后方奏折怎么批、朝堂人怎么吵,跟他没关系——要是他在前线瞎琢磨“君主是不是还信我”,手里的指挥刀都得抖,士兵看在眼里,心里的底气也散了。这种信任从来是双向的:君主信他能心不旁骛,他也信君主能理清后方的乱麻。就像将领收到“后方安稳”的密报,从来不用拆开再查,直接塞进贴胸的兜——那地方离心脏近,密信上的字像能跟着心跳传到君主那边,不用多说,彼此都懂。
喜欢少女前线:141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20xs.org)少女前线:141指挥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