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碗燕窝粥果然是给贾敏吃的,贾雨村投毒成功。
既然是慢性毒药,肯定不会当场发作。
时间转眼又过去了几个月。
贾敏忽然一病不起,请了扬州有名的几个郎中过来,均瞧不出是什么病,故而也无从下药。
几天后,贾敏莫名而终,林如海父女悲痛欲绝。
尤其是林黛玉身体本就怯弱,天天以泪洗面,过度悲伤导致旧疾复发,卧床不起。
贾琛见后心疼不已,天天到床前去安慰林黛玉,让她不要过度伤心。
也许是贾琛的安慰起了很大的作用,林黛玉的气色渐渐有所好转。
丧葬结束。
林府书房内,贾琛、甄应嘉、林如海三人相对而作。
爱妻突然亡故,林如海一夜白头,比以前苍老了许多。
“人死不能复生,如海兄请节哀。”甄应嘉安慰道。
“是啊,林姑父不要想太多,身体为重。”贾琛接着劝道。
“哎,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没了呢?我实在是想不通。”林如海悲叹道。
“确实很蹊跷,会不会是有人暗中下毒?”甄应嘉道。
林如海摇头道:“我也怀疑过,可是那些郎中们都说没有中毒的迹象。”
“世上的毒药千奇百怪,郎中们检查不出来不足为奇。”
林如海沉默不语。
甄应嘉继续道:“如海兄前阵子查了忠顺王的一船货,按照忠顺王的性格,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嫂夫人的突然逝世,我总感觉跟忠顺王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真是有人暗中下的毒,会是谁呢?府里头的下人都是我从苏州那面带过来的老人,知根知底,不应该啊。”林如海皱眉道。
贾琛忽然张口欲言,但又闭上了嘴巴。
甄应嘉见状后道:“大郎有话直说,反正没有外人。”
“要说可疑人员…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贾琛道。
“是谁?”甄应嘉和林如海异口同声的问道。
“贾雨村!”
“是他?大郎怀疑他的理由是什么?”甄应嘉惊讶道。
“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我无意中看到,他从厨房那边鬼鬼祟祟跑出来的样子。”
“哦?竟有此事?确实很怪异…可按理来说不应该是他呀?”甄应嘉道。
“我也觉得贾雨村不可能是忠顺王的人。”林如海摇头道
“为什么不是他呢?”贾琛不解。
“不瞒大郎说,此人我们早就调查过了,他当年离开葫芦庙后考中进士。
后来当了大如州的知府,再后来被忠顺王的人联名参了一本,革了官职。
之前还在金陵的时候,来我家给宝玉当过一些时日老师。
你说他有什么理由帮助忠顺王暗害嫂夫人?”甄应嘉解释道。
贾琛惊讶道:“这样啊。”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以如海兄大清官的性子,真的不适合做巡盐御史一职。
听我一句劝,不要再继续查下去了,各方势力都在盯着你呢。
扬州盐务上的水不是一般的深,你现在身退的话一切还来得及,否则后果难料啊。”甄应嘉真诚劝说道。
林如海坚定不移的说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既然我身在这个位子,就一定要查下去。”
“你这个倔脾气啊…行吧,该说的都说了,这次我带过来几名好手,全留在你身边当个护卫吧。”
“多谢应嘉兄。”林如海抱拳道。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如海兄望自珍重,告辞。“
……
堪堪又是一载光景,红楼第七年。
由于贾敏的死,林黛玉心中无心学习,加上还要尽心守孝,所以学业暂时停止。
如此一来,贾雨村和贾琛二人便闲了下来。
这一天,贾雨村实在是闲的有些无聊,便离开林府,向郊外行走。
殊不知身后有个神秘面具人一直悄悄跟着,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贾琛。
说真的,对于贾雨村这个奸雄,贾琛没什么好感,不过却总觉得此人身上怪怪的。
于是他没有惊动自己的六名贴身护卫,怀着浓浓的好奇心,决定跟过去看看…
面具是前几天新买的,跟以前石头身份所戴的不一样。
贾雨村漫无目的闲逛,忽然行至一处竹林,抬眼望去,依稀有座寺庙。
走进一看,发现竟然是个破庙。
庙门前额写着‘智通寺’三个字,门旁的一副破旧对联让贾雨村惊讶不已。
上联:身后有馀忘缩手。
下联: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副对联表面看起来简单,意思却极为深奥,我曾游过不少名山古寺。
这样的奇联倒是第一次见到,想必里面住着一位得道高僧,我且进去一看究竟。”
贾雨村心中想罢,举步迈入了破庙之内。
里面果然有一龙钟老僧,但却穿着破旧,兀自蹲在地上熬粥,对于陌生人的突然闯入,仿佛视而不见。
贾雨村不甚在意,上前询问了两句。
谁知煮粥老僧所答非所问,神叨叨的,看来不仅眼睛不好使,耳朵也不好使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红楼写小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红楼写小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