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精盐。
这个简单粗暴,但是回钱却最快。
不过这个太简单了,想长期挣钱就必须把保密工作做好。
为此,他在皇宫里找了两个离得比较远的院子。
一个院子用来泡草木灰,熬制纯碱。
另外一个院子,就用来制作精盐。
这制碱和制盐的方法,可以说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刘若愚在朱由校的指挥下,
亲自用青盐经过过滤、熬制,产出了第一批精盐。
他看着碗里那小半碗白花花的细盐,就感到有些疑惑。
“陛下,这看着和那些贡白盐也没啥区别啊?
只不过是更白了点,更细了点,值得如此费事吗?”
朱由校嫌弃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盐是用来吃的,你不尝尝怎么会知道有没有差别。”
王承恩在朱由校说话时就捏了一簇盐放到了嘴里。
咂吧咂吧嘴,品了一下就是眼睛一亮。
然后又抓了半手窝精盐一下子捂进了嘴里。
朱由校看着他吃盐的样子,
就感到有点齁得慌,不由得抽了抽嘴。
“陛下,这盐不苦,吃再多也不苦。”
刘若愚听了王承恩的话后,
也是连忙往嘴里塞了一把吧唧吧唧尝了起来。
他尝过后,立刻兴奋的说道:
“陛下,这精盐好吃 ,比那贡盐口味好多了。”
“怎么样,这盐能卖个好价钱不能?”
“能,这盐必须能卖个好价钱。
陛下,这盐就是在泡的时候加了那个水才不苦的吧?”
“对,这就是我们制造精盐的关键所在。
所以,这保密工作你必须做好。
在朕没挣够那些官商的银子以前,谁敢泄密,朕挖谁的祖坟。”
王承恩听了就咬牙切齿的说道:
“放心吧陛下,谁敢耽误陛下挣银子,臣就吃了他。”
“陛下放心,臣会安排好人手的。
陛下,这精盐卖多少钱一斤?”
“这精盐吗,属于高档奢侈品,
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就卖一两银子一斤吧,便宜他们了。”
王承恩和刘若愚听了以后差点咬了舌头。
一两银子一斤盐,算是便宜吗?
便宜,陛下说便宜就是便宜。
“陛下,那碱面还用熬制吗,
不是用那水就能做精盐了?”
“熬制,必须熬制,那可比精盐还能挣钱。
走,带上点碱面咱们去御厨房,朕让你们看个奇迹。”
一个时辰后,朱由校吃着一口热气腾腾的馒头说道:
“这才是人吃的东西吗,
那酸了吧唧的馒头,可是把朕吃反胃了。
你们也尝尝,看能看出个什么门道。”
刘若愚和王承恩谢了恩,小心翼翼的拿起了一个馒头咬了一口。
嗯?香、甜、软和,比那精盐还好吃。
这麦子的清香透人心脾,咋就那么好闻!
他俩咬了一口馒头,就把握不住自己的嘴了。
一边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着馒头,
一边不住点头,嗯嗯哈哈的说着好吃。
一连吞下了四个大馒头,王承恩和刘若愚才停了下来。
一连打了两个饱嗝,王承恩才不好意思的说道:
“还请陛下恕罪,实在是这新式馒头太好吃了,臣等才忘了礼仪。”
“算了,就不要说那些没用的了,还是想想这生意该咋做吧。”
“陛下,这熬制碱面可不容易,
怎么的也要比精盐贵上个两倍。
你看着三两银子一斤碱面行吗?”
朱由校摇了摇头说道:“这碱面就不卖了,这样的产量太少,再贵也卖不了几个钱。
把这碱面先积攒起来吧,以后还有别的用途。
刘若愚,宫里可有做琉璃的工匠?”
“回陛下,有。
他们正在日夜赶制三大殿所需的琉璃瓦。”
“三大殿所需的琉璃瓦呀?
这个不着急,在两年之内,朕是没有钱花在它们身上的。
他们可能做出像望远镜上那样透明的琉璃?”
“陛下,那望远镜用的不是白水晶吗?”
“白水晶?哪有那么多白水晶可用啊。
算了,和你说这些也没用。
你在琉璃厂划出一口窑 ,找两三个有经验的窑工。朕让他们试制一些东西。
还有,派人去御药房去给朕找一些方解石过来。
朕现在去写一些东西交给你,你让他们照着试做。”
朱由校坐在御书房里,回忆了一下上个世纪在电脑里看过生产玻璃的原料和步骤 ,就写了下来。
沙子是主料,这碱面,芒硝,石灰石和方解石却也少不了。
至于需要的温度,就不用写了,写了也没用。
连个温度计都没有,说多少多少度,那不是跟傻子似的。
“刘伴伴,你把这交给一个可靠得主事,
让他别的都不要干了,就盯着这件事情。
告诉他,无论事情成与不成 ,这配方绝对不能外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