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话,让马超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马超现在还没想过要投靠陶应;而另一方面,他又需要陶应的支持。
这就是矛盾所在。
此前,陶应不仅暗中让商家们支援了马超很多的钱粮、铁器,还两次暗中派猛将赵云到西凉协助马超作战。
并且,就在半年前,当他马超快要败亡的时候,是陶应从东边对曹操发起总攻,一举夺下了洛阳,逼得曹操不得不仓皇从西凉退兵。
今后,如果没有陶应的支持,自己将会很难抵挡曹操的进攻。
而现在,自己拿了张燕的粮草。
军队也进入关中,到了长安附近,如果就这样退兵回去,那以后陶应还会帮自己才怪。
想到这里,马超的脸上,有些懊恼之色。
问徐庶道:“那该怎么办?”
“首先,你得确保张燕不败!”
徐庶苦笑道:“现在张燕是陶应的人,如果因为你的原因而失败,又或者你见死不救坐看张燕败亡,那陶应必会怪罪于你。”
这是被赖上了。
可谁让你接受了人家的粮草,并且还带兵来到了关中呢?
你接收了粮草并且已经带兵进入关中,那么,在张燕的整体作战计划中就已经将你考虑了进去。你现在要退兵就会破坏张燕的作战计划,如果张燕因此而失败,那肯跟你有关!
退一步说,陶应可以说是救过你的命。
而现在张燕是陶应的人,你已经在关中了,若是见死不救,那你跟陶应之间的关系就再无回旋的余地。
“然后呢?”马超又问道。
“然后,收起你的野心!”
徐庶毫不客气地说道:“在出兵关中之前,你还可以有野心的存在;但是,你不听我的劝告,进了关中,那么,你现在就不可以再有野心了。
事到如今,兄长最好的选择是早点投靠陶应,为陶应立些功勋,好求得封妻荫子,福禄绵绵。否则,祸不远矣!”
顿了一下,又一字一顿地说道:“恕吾直言,兄长的……野心……配不上自己的……能力。”
……
听了徐庶的分析,马超虽有不甘心,但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此后,两人便不带一兵一卒,前往张燕的军营。
与张燕共议大事。
……
在了解到张燕的全盘作战计划之后,徐庶对作战计划进行了一些关键性的修改。
按原计划,是由马超和张白骑带四万人马盯防长安城,再由张燕亲率一万人马奔袭蓝田关,再从蓝田关出发,经商洛道,反向攻打武关。
但是,现在徐庶已经将马超说服。
那么就有了更好的选择!
徐庶将张燕原先的作战计划,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首先,由马超下令,再让寒鸦司飞鸽传书,给留守西凉的马岱和程银,让他们将所有兵力收缩回汉阳郡。
兵力收缩之后,汉阳郡中就有了三万多人马。
然后,再由马岱率两万人马驻守汉阳郡,而由程银带领另外一万人马,昼夜兼程前来增援关中。
这也是向陶应示好。
表示自己愿意放弃西凉的基业而全力相助陶应。
如此一来,在十几天之后,张燕和马超的联军总兵力将会达到七万三千人。当然,现在可用的兵力还只有六万三千人。包括张燕的四万三千人和马超的两万人。
……
对于现在的六万三千人,徐庶也对战术做了重大调整。
徐庶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在将张燕、马超、张横、庞德、梁兴、张百骑、杨凤等主要将领叫到一起之后,徐庶在墙上挂上了一幅巨大的关中地图。
先帮众人找到武关、商洛古道、蓝田关三个位置,然后对众将道:
“各位将军,凭咱们在关中的兵力,并不足以打败曹操,甚至连长安城都无法攻破,而曹操十几万大军回援在即,时间对咱们来说非常紧迫。
不过,大夏王陶应有百万军队!
咱们只要将大夏国的军队接入关中,则曹魏必败!而大夏国的军队要进关中,只有秦直道、函谷关、武关这三条道路可走。秦直道上关卡众多,且很多关卡建在绝谷之中;函谷关的后面还有潼关,且崤山道处处艰险。
因此,相时而言,武关这条路线会更好走一些。”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这些本来就是张燕和杨凤的计划,只是徐庶将它说得更清晰一些。使那些不识字的泥腿子黄巾也能听得明白。
然后,徐庶又指着武关道:“咱们的目标是武关。从关中向外反向攻武关,要先破蓝田关再走商洛古道,然后才能到达武关。”
(附录:武关,及蓝田关,商洛道地图。)
众将闻言,皆再次点头。
接下来,徐庶开始布置战术。
首先对庞德道:“因为曹操关中兵力空虚,并且,张燕将军曾经用“假谈判”迷惑曹仁,所以,蓝田关现在仍然只有守军四千。
庞德将军可率五千骑兵,一人双马,星夜兼程赶往蓝田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