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主动去府门外迎接,是因为想到张昭既然是主动来访,自己不妨在一开始的时候,表现得倨傲一点。
前倨后恭”。
也是一种心理战的策略。
少顷,张昭在虎士的引领下来到书房,陶应在书房门外降阶相迎。
很是热情地将张昭迎于书房。
又是很客气地倒上一碗热茶,然后才略带谦意地开口说道:“先生来访,郡府蓬筚生辉。奈何俗务缠身,不及远迎,还请先生莫怪。”
“将军毋须客气。”
张昭笑道:“将军两郡初定,百废待兴,倒是张某鲁莽,不曾事先预约拜帖,或对将军多有打扰。”
“无妨。”
陶应也笑道:“先生乃是长者,何须预约拜帖,今后这郡府大门,先生不需通报,直接进入便是。”
先抑后扬。
这句话,便算是给足了张昭面子!
这是与陌生人相处的一种技巧,先让人心中有点落差,再表现出足够的热情。这种方式,通常会好过一开始就表现出非常热情。
顿了一下,又问道:“不知先生此来,可有什么教诲?”
张昭闻言,却叹了口气道:“张某与令尊,倒也算是有些交情。两年前,令尊曾数次盛情款待张某,彼此把酒言欢,至今想来,物是人非,让人唏嘘。”
这倒是事实。
只不过,却并不是“把酒言欢”这么简单,而是陶谦数次带着厚礼去拜访张昭,想要请张昭出仕,却都被张昭婉言谢绝。
陶应点了点头,示意张昭接着说下去。
张昭见状,便又说道:“张某举族迁往江东,实为躲避战乱之祸,本是无意世间俗事。然,昨日在城中,见将军亲为步子山牵马,倒让张某有些好奇将军的治政理念。在此冒昧相问。”
陶应没有正面回答,却笑道:“陶某本是一介浪子,哪懂什么内政治理。还请先生教吾。”
张昭想了一下,倒也不再客气,开口问道:“将军可曾听说过‘商君五术‘?”
陶应一个学海洋工程专业的人,哪懂什么“商君五术”?
遂问道:“何为商君五术?”
张昭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站起身来,侃侃而谈:“商君者,强秦之商秧也。商君五术,乃是商秧治民强国之法。先秦用商秧之法,尔后变弱为强,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其五法,亦称驭民五术,乃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刑民。
其一,壹民。
壹民者,亦为愚民也。国欲强,必先愚民使之思想与君王一致。此乃五术之首,强国之根本。
其二,弱民。
自古以来,“民弱则轨。淫则得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民弱则安居乐业,民强则逾越本分,对抗朝廷官吏。
故,当设法夺民余财,不可使之富。百姓人穷志短,天下遂安。
其三,疲民。
为民寻事,使之疲于奔命,四处流浪,连亲人都无法团聚,更无瑕顾及他事。
其四,辱民,
“民辱则贵爵”,百姓缺少尊严,才会渴望爵位,才会为了赏格奋不顾身,遂为君王所用。
其五,刑民。
商君曰:“怯民使以刑,必勇”。纵是胆怯之人,若以刑罚相逼,亦会为君王而勇于任事,乃至为君王而战,悍不畏死。
如此五术并举,民必安,国必强。”
听完张昭的话,陶应有些茫然:万恶的封建君王,都是这样对待老百姓的吗?
却又忍不住问道:“五者若不灵,如何?”
“杀之!”张昭冷冷地说道。
陶应没有再说什么。
心里感到非常的悲凉:这就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君王的治国精随么?多么残酷的现实,残酷到冰凉,残酷到令人发指!
娘希匹。
娘希匹!
陶应心中愤怒,忍不住站起身来,手端茶碗,脸带寒霜。
一字一顿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还是快走吧!”
这是端茶送客。
而后面那几个字,则含有浓浓的威胁意味,意思是:再不走,老子砍了你。
张昭却并没有走。
而是有些诧异地问道:“不知将军心中,又想要如何治理江东?”
“富民强国!”
陶应胸中激荡,脱口而出道:本将治理之道,乃是:选贤良,启民智,重教化,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使庶人安政,君子安位!”
声音有点大。
一气呵成,几乎是喊出来的。
张昭闻言,这才离席而起,拜伏在地道:“张某故相试尔。今日始信将军贤明。”
陶应愣在当场。
但是想想,也可能是真的在试探自己。
因为商鞅是法家,而张昭则是儒家。或许理念会有些不同。
陶应也并非排斥法家或推崇儒家。
而是不想走极端,治国理念介于法家与儒家之间。
想到这里,便又上前扶起张昭道:“先生何故相试?”
“恕张某直言。”
张昭站起身来,一脸正色地说道:“将军此前风评并不是很好,但是最近数月的所做所为,却可圈可点。尤其是昨天,将军亲自为勤勉务实、满身泥浆的步郡丞牵马入城,颇有明主之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