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上,太史慈在神亭岭大战孙策时,只有一名年轻的小将跟随太史慈。
而孙策手下,却有程普、黄盖、周泰、陈武等十二员大将。
但是,这十二员大将在他们的主公与太史慈拼命、甚至连“战袍撕得粉碎”、“头盔被太史慈夺下”的情况下,却没有一人能够赶到现场相助孙策。
这太离谱了。
不符合常理。
如果不是有人拦下了这十二人,实在说不过去。那么,这世上有谁能凭武艺拦下孙策的十二员大将呢?
连吕布都不行。
两个,甚至三个吕布都不行!
就算三个吕布能打赢孙策手下的十二员大将,但却不一定拦得住他们去救援孙策。
而太史慈却只带了一人。
这个人就是神秘的、如……昙花一现般的……曲阿小将。对于曲阿小将的死活,历史没有太多的记载。
陶应甚至怀疑是否真有其人。
但是,在听说了楚渊的飞石之术,并且楚渊是被安置在神亭岭附近的流民后,陶应严重怀疑……这人便是传说中的那个曲阿小将。
理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能成功地拦下了孙策的十二员大将的人,必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特殊技能。
这种技能,要比射箭更快、更方便、更让人意想不到、更难防御。
假如是楚渊在场。
那么,他一定是可以守在路口,再用“飞石”乱扔,凡是冲上前来的人或马都被打伤,打得十二将不敢靠近。
其二,十二员大将被拦下,却没有一人死亡或重伤。
这可以理解成飞石的伤害有限,而武将们又身穿盔甲。所以虽有受伤,却不容易造成重伤或死亡。
而最后曲阿小将没了任何历史记载,则可以理解为被孙策手下十二将联手击杀或射杀了。
……
当然,这只是陶应的猜测。
历史已经改变,神亭岭之战不会再有。
也就不会再有曲阿小将。
不论曲阿小将是不是楚渊,又或者是另外别的什么隐世高手,对陶应来说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陶应又收获了吕蒙、马忠、楚渊这三员年轻的悍将。
于是,陶应便又是大手一挥,将楚渊从一名小兵,也直接提拔为曲长。
……
看着眼前这三只年轻的“小老虎”,陶应的心中乐开了花。
三人都是越级提拔。
其中吕蒙为军侯,马忠、楚渊为曲长。
按大汉军制,五百人为一曲,两曲为一部,设军侯。也就是说吕蒙比马忠和楚渊略高一级。
马忠和楚渊的带兵上限为五百,而吕蒙的带兵上限则为一千。
不过,官已经给了,兵却还没有。
陶应想了一下,决定利用这三人组建一支王牌军。
于是,便对这三人道:“待此战过后,尔等三人可在吴郡和丹阳设擂招兵,只招五百人,但是,这五百人,都必须是能以一敌十的少年猛士。年龄限定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
设擂招兵。
不是普通的招兵。
用这种方式招的兵,必是猛士无疑,而且,陶应还特别规定了年龄在十五岁到二十岁。这种做法,有点那种打造“少年军官团”的意思。
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军饷待遇比照普通士卒两倍,武器装备优先供应。训练方面,你们自己看着办,想怎么训练,就怎么训练。
但是,三个月之内必须成军,五个月之内必须参战。如果不能让本将满意,这营军队会被就地解散。
希望尔等同心协力,不负本将重望,为本将练出一支精锐强军!”
三人闻言,尽皆兴奋异常,大声谢恩。
而吕蒙则问道:“此营何名?”
陶应看了一眼肃立一旁的凶神典韦和虎痴许褚。
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开口说道:“年轻人,当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有道是“初生牛斗不怕虎”。就取名为……“牛贲营”吧。
本将倒想看看,一个虎贲,一个牛贲,半年之后,究竟谁更厉害一些。”
这是引入竞争机制。
给他们一个假想敌。
让“牛贲营”以打败“虎贲营”为目标。而“虎贲营”则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被“牛贲营”打败为目标。
双方你追我赶,拼命训练。
果然,典韦和许褚听了陶应的话之后,看向吕蒙、马忠、楚渊三人的眼色已是不善。而吕蒙等三人,则是夷然不屈地与典韦和许褚对视。
确认过眼神。
谁也不服谁。
楚渊更是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鹅卵石,在手中抛了抛,那表情中充满了挑恤的意味。
有意思。
陶应心中暗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可以预见的是,开完会之后他们必会打一架。不知道结里会是怎样,很是让人期待。
……
接下来就是陶虎。
陶虎在这一战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除了斩断商升一条手臂之外,其最大的亮点便是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在由拳决战,而不是退回吴县坚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