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革新,要文化崛起。
那就要让新的人,掀起文化的浪潮。
所以,趁着现在,尽情吐槽吧。等会见着那些字,那些诗词,还会不会和现在一样不感兴趣。
......
“怎么中午了,考察团还没有来?”
祁桃儿拿着筷子吃着饭,询问着李亿情况。
“翠姐说了,临近中午,考察团吃饭去了,下午才来。”李亿吃着饭,神情自然的说道,“浪费我一上午时间,早知道,我回床上睡去。躺椅上不舒服。”
“你想的倒挺美。这人都到了,你还想睡觉。”祁桃儿说道,顺带调侃道,“我看你啊,还是吃了饭去守着吧。不然等会人都到了,你还在这儿吃饭呢。”
“嗨,不碍事。以我对他们的了解,吃了午饭还有休息一会儿,哪儿这么着急来我酒馆。我就不信啊,他们那么快......”
李亿正说着话呢,就听见外面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还不止一辆。
“不会吧,说来就来?”
李亿三两口吃下碗中的饭,这事可不能耽搁,得出去瞅瞅。
这一看,镇长可不得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一大帮人,已经从车上走了下来。
常春此刻就像一个导游,带着一个老年团旅游。
“各位专家领导,这就是山水县的三巡小酒馆了,也是我们这次考察的最后一个地方...”
常春正在介绍着酒馆,就看见李亿跟个没事人一样,从民宿走到酒馆门口,面无表情的向着考察团挥了挥手,非常自然。
“这位就是三巡小酒馆的老板李亿。”常春见此,也不介绍酒馆了,谁让李亿突然出现,自己再怎么介绍能有老板介绍的好吗,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接下来,就由李老板向我们介绍三巡小酒馆的由来。”
李亿被突然点名,心想着自己不过是来打个招呼,怎么就让自己介绍酒馆了?
介绍就介绍,自己这个主人,还怕说不出来个一二三?
“这三巡小酒馆,是我爸取的名字。酒过三巡...”
李亿忽然闭嘴了,这后面的话,本想说酒过三巡我爸认识我妈,他们人过三旬有了我?
这样一说,逼格都没有了。这考察团,那必然是和祁从文一样读过书的人,这样说出来,那不是丢了面子。
想到这,他改口道。
“酒过三巡,其他我们先不谈,按酒馆的规矩,得先尝口酒,一边喝酒,一边听我说。”
所有人搞不清楚李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来之前还是对酒馆有所耳闻,对酒还是有些兴趣的,听到这么一说,也没人反对。
考察嘛,自然是要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知君、常书记,麻烦来帮我个忙。”李亿招呼了一声,那青梅煮酒,一个人可不好拿。
唐知君和常春点头答应,便跟着李亿进了酒馆。
些许功夫,李亿和常春抬着一张方桌到了酒馆内门,没有出酒馆。
唐知君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四五碟青梅,依次放到桌上。
李亿又进去,端着那盛酒的大家伙放到桌上,摆上几摞碗,这准备功夫,算是完成了。
“各位,酒馆自然少不了酒,这青梅煮酒,是我特地为各位准备的。是我们山水县特有的酒文化,一口酒一口青梅,可谓是煮酒青梅次第尝。各位尝了,我们再继续。”
李亿面对着众人笑着说道,其实啊,心里打着鬼主意呢。
这青梅煮酒,万一遇到什么问题,让别人喝酒肯定来不及了。不如借着这个理由,让所有人都喝下一口酒,尝一口青梅。等会借其能力来,不就事半功倍么。最关键的是,还不显得突兀。
果然这么一说,考察团有些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嘛,这个时候得有一个人开头。而且这个人得有一定地位,不然一般的人去开头,万一引起领头的不满,回去少不了穿小鞋。
这是为官之道,也是做人折中之道。不出头,但是也不落尾。
那这开头之人是谁?
除了祁从文,还能有谁。
论名气、论地位、论德高望重、论他和李亿的关系。
单论最后一点,都该由他来开这个头,不开好头,其他考察团的人,怎么会品尝到这酒文化呢?
祁从文率先走上前,装作和李亿不认识,但是却朗声问道。
“李老板,我听唐诵书说,你这青梅煮酒有些典故,不如给我们讲讲?”
考察团一听唐诵书的名字,顿时有些骚动。一个小酒馆,唐诵书怎么会来此,还听典故,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李亿一听,就知道祁从文这是在提点自己。解释酒馆名字会落俗套,但是青梅煮酒的典故可不会。因为这可是照抄原文,无非是照着讲一遍。
“行,既然考察团的老师有兴趣,我就给大家讲讲这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李亿顺势讲起了刘备与曹操煮酒论天下英雄的故事,听得众人是心生向往,对这青梅煮酒的兴趣,顿时增添了几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个酒馆不正经请大家收藏:(m.20xs.org)这个酒馆不正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