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
朱雄英:“……”
二人真想一巴掌呼在朱橚脸上,让他好好清醒清醒。
这是狗不对劲儿吗?分明是人不对劲儿。
狗他么冲谁叫你都管,你咋不上天?
二人又气又笑,不过还是听从朱橚所讲,进入县城。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撵兔子选路,指黄狗算命都是朱橚胡扯的借口,其实目的地他早就选好了,是故意引导他们来到这里。
这里忽悠他们父子“离家出走”,一部分原因是想带着他们父子出来玩一玩,长长见识,另一部分就是锻炼一下他们。
说不定不用他们,朱橚也能把贪官揪出来,很有可能证据什么的,他早就收集好了,就等着他们来查。
朱标朱雄英从善如流,朱橚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行吧,想必吃住你都安排好了,咱去哪?你商会?还是锦衣卫?”
朱橚前方引路。“去锦衣卫不是找死吗?咱爹拿着皮鞭准备抽你们呢,去锦衣卫,跟自投罗网有什么区别?”
在朱橚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小镇里的商会分部之中。
朱橚做生意这么多年,商会遍布整个大明,再加上朱橚曾经管过一段时间锦衣卫,直接把某些商会伙计发展成锦衣卫外层人员。
不论是做生意还是打听情报,商会分部都是一个很好的据点。
给朱标朱雄英安排住处,在商会里给他们伪造一个合理的身份,拿一些银子行头。
朱橚开始安排任务。
“亲兄弟明算账,咱们虽然搭伙一块儿搞银子,可各自的分工还得明确一下。咱们三人都得干活儿,谁也不能拖后腿。”
朱标朱雄英没有意见,他们的傲气不允许他们说不。朱标就不提了,哪怕朱雄英这个小屁孩都对抓贪官满怀信心。
干点活不算什么,亲自参与抓贪官,对于朱雄英而言不算什么。
朱橚首先举手。“我有钱,我管后勤,查案子期间所有的花销都算我的。”
朱标紧跟其后。“我有人脉我认识官!涉及到联络官员,打不过摇人这事儿,我来办!”
朱雄英瞪眼,满脸不敢置信。“查案子我一个人来?”
朱标朱橚摊摊手,要不,我们跟你换?
朱雄英炸了,这他么是换的事儿吗?
我才多大?一没钱二没人脉,你们那活交给我我也办不了啊!
“爹,五叔,这不公平,查案子是咱仨人的活儿,你们把苦差事全部甩给我一个人。就不怕我办砸了,咱们一块儿被皇爷爷抽吗?”
朱橚耸耸肩。“我不怕,我能赚钱,就算你把事儿办砸了,我那一份儿银子我也能自己掏出来。”
朱标无所谓,“我不怕,我习惯了。三天一小抽,五天一大抽,挨揍对我来说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我已经免疫了。”
朱标朱橚目光幽幽的看着朱雄英。
孩子,现在该你选了,你是选掏钱呢,还是挨揍?
朱雄英:“……”
这让他怎么选?除了查案子做苦力,难道他还能掏钱或者摆烂?
朱雄英也看出来了,这个小镇就是给他安排的历练。
什么离家出走,什么坑儿子干苦力都是假的,就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他。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堂堂朱标一太子,朱橚日进斗金也愿意抽出时间跟他来这个小地方胡闹。
按照他们的段位,出手最低也是封疆大吏这个层次。
一个破镇子,还不值得他们出手。
朱雄英长叹一口气,怀着忐忑不安又兴奋的心情,接受这个任务。
拿上情报,准备足够的银子,挑选得力的助手护卫,特意让商会掌柜给他安排一个父母双亡,叔伯死绝的孤儿身份。
朱雄英开始了查案之旅。
按照朱橚提供的信息,朱雄英开始分析从哪里破局。
此县名为古水县。
县令李浩然,山东人士,元朝时期举人,洪武年间受李善长举荐为官,年近花甲,不经常管事儿。
县丞孙大可,本地乡绅,算是本土势力推举出来的代表,整个古水县的乡绅,多多少少跟他有些关系,势力盘根错节,权力几近一手掌握。
县尉李老五,执掌刑名缉捕,捕房经营的滴水不漏,不时放纵手下鱼肉百姓,每月有些灰色收入,但也不是太过分。
情报上特别强调了几点。列出一些古水县不合理的地方。
今年古水县遭遇了百年难的一遇的洪涝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可奇怪的是古水县并没有上报灾情,百姓也没有一丁点对灾年到来的恐慌。
古水镇附近有一条大河,波涛汹涌,常有决堤之危,古水镇年年组织人口修筑河堤,可经常有洪涝灾害之祸。
古水镇支柱产业孙家窑厂,最近享受出海之利,得了一笔大订单,大肆扩展产能,可孙家瓷器的质量并不怎么好,之所以遍布山东,全靠价格低廉。按道理出海商会不会选择孙家提供瓷器,质量太差,利润不会太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在大明,无人敢惹!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在大明,无人敢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