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的光阴,对于一个跨越星海的文明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间。
但对于正处在疯狂建设期的流浪地球文明来说,一百年足以让一片死寂的废墟,脱胎换骨。
萨伦宇宙区,如今的天河战区,早已不是当初那片空旷死寂的虚无。
数万座堪比星系的“铸造厂”与“工业基地”,在虚空中连成一片,形成了横跨数亿万光年的“昆仑工业带”。
无数庞大的运输舰与工程船,在其中往来穿梭,构成了一道真正意义上,流淌着钢铁与能量的璀璨“天河”。
在战区的边界线上,一道无形的屏障已经悄然建立。
这是张鹏指挥官提出的“长城计划”第一期工程。
它由数百万个深不见底的“引力井”,与数千万个“时空曲率稳定器”交错构成。
任何未经授权的物体,一旦试图穿越这片区域,都会在瞬间被极端扭曲的引力与时空,撕扯成最基础的粒子。
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浪潮中,最大的“龙壤VII型”轨道船坞内,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第一艘崭新的“天罡II型”战斗天体,在万众瞩目下,缓缓驶出船坞。
它的舰体融合了从“剑冢”中逆向解析出的部分熔炉技术,外形比前代更加狰狞,舰身遍布着一种能够吸收并转化规则攻击的暗金色纹路。
其核心的“世界引擎”也经过了全面升级,能量输出与规则抗性,远非百年前的天罡级可比。
与此同时,剑冢研究站内。
“成了!”
一声压抑不住的欢呼,在一个挂着“第七课题组”牌子的实验室内响起。
刘启,作为天河战区总指挥官的唯一儿子,也是一路从流浪地球文明的古太阳纪时代一路走来的元老。
从小受到刘培强的培养,并拜马兆科研官,图恒宇科研官这两位古太阳纪时代最顶尖的科研官为师。
如今是这个重要课题组的负责人。
他看着悬浮在能量约束场中,那一小团如活物般,不断蠕动的暗红色“胶质”,那张和刘培强有七分像的严肃面容,也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经过几十年的奋战,他们团队终于在“概念胶水”的研究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虽然他们仿制出的这种低配版“规则胶水”极不稳定,且粘合效果只有原版的百分之十三,但它确确实实地证明了,地球文明已经掌握了强行“嫁接”不同规则体系的钥匙。
这意味着,制造出属于地球文明、可控的缝合怪概念武器,已经不再是幻想。
除此之外,这一百年并非只有建设的欢歌。
数千万支“绘图者”小型探测舰队,如一群最勇敢的飞蛾,扑向了天河区内那些被称为“现实之疤”的未知险地。
它们用自身的一次次湮灭,一次次与错乱规则的碰撞,成功点亮了天河星图上超过百分之七十的黑暗区域。
这份用天文数字般的生命与资源换来的航道图,成了所有人在天河战区活动的生命线,每一个坐标点,都浸透着牺牲。
而在更隐秘的层面,由幽若主导的“幽灵军团”也已初具规模。
这些可以潜入时空里层的特种军团,像一群真正的幽灵,日夜不息地巡弋在战区的最外沿,监视着任何可能出现的风吹草动。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第一批在天河战区出生的“星空二代”们,也已长大成人。
留守三体大宇宙的联合政府分局,因应当前严峻的战争时局,将官方成年年龄从一千二百岁,下调至一百岁。
这些在战争阴影和建设浪潮中长大的年轻人,对战争有着与父辈截然不同的理解。
他们好战,也更适应这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高压环境。
他们如新鲜的血液,开始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各个战斗与生产岗位。
昆仑工业带的中央视察通道内,张鹏背着手,看着舷窗外那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脸上却没有太多笑意。
“培强,你看现在的情况,多像咱们当初刚离开太阳时的样子,文明时局动荡,随着都可能在下一刻覆灭,所有非战争相关的娱乐职业全部消失。”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命,所有人都下定决心,只求一朝璀璨,哪怕是死也要啃下敌人一块肉。”
张鹏对着身旁的刘培强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莫名的感慨。
“是啊,都在拼命。”刘培强回应道。
“对了,师父,我这几天心里老是总觉得不踏实。”刘培强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都一百多年了,那个熔炉文明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可不信他们不知道哪个什么萨伦负责人已经死亡了。”
“师父你说,会不会那个熔炉文明已经派遣了老六在暗中盯着我们呢。”
张鹏看着身旁的刘培强笑道:“傻孩子,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这么多年都没有动静,怎么可能。”
“必然是对方已经在暗中盯着我们了,只是我们还未发现对方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流浪地球,我带着小破球去流浪》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流浪地球,我带着小破球去流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流浪地球,我带着小破球去流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