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一份代理合同,”劳格斯戴尔郑重地说,“更是一场基于相互理解和共同艺术信念的结盟。我们相信,曾敏女士的艺术,能够为伦敦,为欧洲,带来一种全新的、深刻的视觉体验和哲学思考。”
李乐在台下听着,心里不得不佩服,这胖老头才是捧人的高手。
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讲述一个真实或至少听起来真实的发现之旅和竞争故事,既凸显了曾老师艺术的独特价值,又巧妙地将里森画廊的地位和眼光抬升到了比高古轩等顶级画廊更高的位置,更从侧面将曾敏塑造成一个备受追捧、最终慧眼择良木的艺术家形象。
不显山不露水,却把该夸的点都夸到了,听得人心里舒坦,又不觉得谄媚。
最后,劳格斯戴尔微笑着,手臂优雅地伸向侧方小门的方向,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由衷的敬意,“现在,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今天当之无愧的主角,一位以其深邃的笔墨、诗意的构图和融汇东西的美学探索而备受赞誉的艺术家,曾敏女士!”
话音刚落,侧门轻启。
曾敏款步走出,一袭深湛如夜空的蓝色香云纱连衣裙。立领斜襟,线条简洁流畅,并无过多缀饰,唯有腰间一根同色系的本料细带轻轻一束,便勾勒出依然窈窕的腰身。
香云纱特有的哑光质感与微妙起伏的莨绸花纹,在展厅专业的灯光下,漾开一种沉静如水、温润如玉的光泽。如同月华流淌在静谧的湖面。裙长及踝,动静间裙摆微漾,一如行云流水。
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低髻,只用一枚简单的珍珠发卡固定,几缕不易察觉的碎发垂在耳侧,平添了几分随性与温柔。全身上下,没有佩戴任何闪亮的首饰,只在腕间绕了一串品相极佳的沉香木珠。
一袭浅浅的、得体的微笑,沉静如水的眼眸,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淬炼、学识滋养后沉淀下来的知性优雅,仿佛将东方的含蓄内敛与西方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信,完美地糅合于一身。
曾敏一出现,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她微笑着,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微微躬身向观众致意。随后走向劳格斯戴尔,伸出手。老头却哈哈一笑,热情地张开双臂,不由分说地来了个标准的贴面礼。
李乐在台下看得眼角一跳,条件反射般地身子一挺,差点就要站起来,这动作在他这当儿子的眼里,多少有点“逾矩”。
却被一旁的高峰参赞眼明手快地按住了胳膊,“诶,干嘛?小子,稳当点,入乡随俗。”
李乐这才恍然回过神,讪讪地坐了回去,摸了摸鼻子。
简短而友好的互动后,曾敏走到了话筒前。她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动作不疾不徐。展厅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谢谢劳格斯戴尔先生如此动人的介绍,您把这过程描绘得像一个寻找圣杯的传奇,让我几乎要怀疑主角是不是我自己了。”
开场一句小小的幽默,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台下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
声音继续透过麦克风传来,清晰、柔和,带着一种舒缓的节奏感,临时加强的英语,虽然带着点口音,却也平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也感谢各位来宾,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傍晚,拨冗来到这里。”
“站在这里,面对这么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站在这里,面对这么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目光,我其实心怀忐忑。”一个简短的停顿,让这句话在空气中稍作停留。
“绘画于我,从来不是一种炫技,也不是对某种文化符号的简单转译。它更像是一种内省的旅程,是试图捕捉那些漂浮在意识与无意识边界的光影、情绪和记忆的碎片。”
“我的创作,或许可以理解为,是在试图从这些碎片中,提取那些触动我心灵的、关于光、色彩、记忆与情感的本质瞬间。”
曾敏侧身,示意了一下身后那幅《琴房的姑娘》,“就比如这幅画,它并非对一个具体场景的忠实再现。我试图捕捉的,是午后阳光穿过窗棂,在少女周身形成的光晕,是琴键的几何形状与柔软躯体之间的张力,是那种沉浸在个人世界中的、静谧而饱满的情绪氛围。”
“我削弱了不必要的细节,强化了色彩之间的关系和笔触的节奏,希望观者能感受到的,不是一个在弹琴的女孩,而是那种沉浸感本身,是光线与寂静交织出的、如同低吟浅唱般的视觉旋律。”
“我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大师们的启发,尤其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于光色解放的探索,以及表现主义对于内在情感的直接抒发。但我始终认为,技术、流派、观念,最终都是为了表达服务的。我追求的不是风格的标新立异,而是在画布上构建一个能让视觉和心灵同时栖息的诗意空间。”
“在那里,色彩有自己的呼吸,笔触有自己的律动,而观者,可以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情感,进入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解读与共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