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匆忙换上衣服,入宫面圣。
他要确保,高桓权和朴满城的这封信,能够送到高建武手中而不被盖苏文中途截下。
所谓放出风去与盖苏文接触,也不过是吓唬朴满城,给他们两人施压罢了。
盖苏文在高句丽已经权势滔天。
一边倒的优势,这可不是大唐需要的。
大唐要的,是高建武和盖苏文的势均力敌。
两者要斗上一斗。
等到时机成熟,大唐也腾出手来,兵精粮足的时候。
到那会儿,不管是谁赢了,都没关系。
当然,最后最好还是盖苏文能够斗倒高建武。
毕竟如果高建武赢了,他还是大唐的辽东郡王.......有这样一个名头在,大唐就师出无名了。
甘露殿偏殿,李世民招呼长孙无忌坐下说话,吩咐内侍上茶。
他知道长孙无忌来,所为何事。
“陛下,高桓权打算八百里加急,将臣拟定的条款送到高建武手中。”
“此事,咱们得帮帮他。”
“当然,明面上不能出面。”
“可暗中相助。”
“听闻高句丽王庭,几乎被盖苏文把控,臣担心,高桓权的信,在送到高建武那里之前,先过了盖苏文的眼,这对咱们来说,不是好事啊。”
李世民一边听,一边颔首。
他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
要让高句丽继续内斗下去。
如果高桓权的信落在了盖苏文的手里,那高建武想要干什么,盖苏文就不用猜测了,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了。
如此一来,盖苏文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就不会再等待,干脆直接跟高建武撕破脸皮。
那高建武可就危险了。
若高建武迅速败亡,盖苏文一举掌控高句丽全境,整合力量,其势更难遏制。
至于留在长安的使节团。
虽然不能说全然没有价值,但是却是大打折扣。
毕竟想要拿好处,就要真刀实枪了。
大唐这边能握住的,便是高桓权这个世子,当然,正义的名头依旧在大唐手里。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阔水那边的事情刚刚平复下来,党项部也安抚明白了,李绩还在回长安的路上。
至于阔水那边,依旧要驻兵。
长孙无忌入宫面圣,为的是要求助百骑司的力量,让这封信,顺利到达高建武手中。
当然,除却信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消息。
长孙无忌将自己的想法仔细说了说。
“高桓权与朴满城不会跟高建武说,他们在长安城犯下了什么事情,信中只会提我大唐条件苛刻,对其自身丑事及不敬之罪则讳莫如深,如此一来,决策之责与高句丽国内怒火,则尽数引向大唐。”
李世民闻言,眼中寒光一闪,冷哼一声:“倒是打得好算盘!”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
“毕竟,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哪怕是高建武,也要煎熬挣扎一番。”
“此等反应,亦在预料之中。”
“臣想着,高桓权和朴满城在长安城的作为,不妨也让高建武知道。”长孙无忌说道:“如此一来,高建武再看大唐开出的条件,就不无道理了。”
“大唐并没有趁人之危,也并没有狮子大开口,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责任在使节团。”
“甚至,朴满城所为,风声也不妨透漏给盖苏文。”
“至于高桓权的事情嘛,还是要瞒一下的,不然事情让那边知道了,高桓权的世子之位,就难说了。”
“如今,咱们还需要作为高句丽世子的高桓权.........”
他的身份,可不能丢。
一旦高建武在高句丽完蛋,那朝廷能够直接册封在长安城的王世子高桓权,为新的辽东郡王。
消息就是要真真假假,让对方捉摸不透。
“而盖苏文知道了这消息之后,他自己势必也会猜想使者团鱼高建武的意图。”
“如此,一来能给高建武施压,让他同意给大唐的好处。”
“二来,大唐继续扶持高建武,尽量让他们两人势均力敌,相互撕咬,彼此消耗!让他们斗,狠狠地斗上一场!”
“越乱越好。”
长孙无忌的眼中闪烁着老辣谋臣的精光。
“无论届时是高建武惨胜,还是盖苏文最终得势……一个经过内乱重创、元气大伤的高句丽,才是我大唐最容易收拾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臣甚至更希望……最终的赢家是那盖苏文。”
李世民目光一凝,嘴角泛起了笑意。
长孙无忌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收复辽东,指日可待。”
盖苏文斗倒了高建武,那便是篡权谋逆,大唐便可高举“讨逆”大旗,以堂堂正正之师,吊民伐罪。
这比现在去逼迫一个名义上还属于“自己人”的藩王割地赔款,在道义上要站得住脚得多。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越笑越放肆。
“好,此事便这般定下了,你全权负责,朕会让百骑司暗中相助,那封信,也会安安稳稳的送到高建武的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