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柔声道:“睿儿,你青雀阿兄特意给你带了许多礼物,还不快谢谢阿兄。”
李睿这才注意到旁边摆放的礼箱,看到那些精致的文房用品和色彩鲜艳的绘本,眼睛瞪得更大了,小嘴微张,显然是欢喜极了。他连忙像模像样地对着李泰拱手,奶声奶气却格外认真地说:“狸奴谢谢青雀阿兄!”
“不谢不谢,”李泰笑着将他扶起,“只要狸奴好好用功读书,就是最好的感谢了。”
“好了,你们俩也别腻歪着了,偏厅那边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净手吃饭吧。”李复催促着。
李泰起身,牵起李睿的小手,一行人一同走进偏厅,侍女端来铜盆布巾,洗过手后,众人落座。
说说笑笑间,侍女们开始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菜肴摆上桌案。
炙烤得外焦里嫩、滋滋冒油的羊肋排,撒着孜然与胡麻,香气霸道,学了一上午的狸奴,这会儿早就饿了,闻到这香味,也是胃口大开。
庄子里池塘新捞上来的肥鱼做了清蒸,荠菜、菘菜清炒,最是爽口。
席间自然也少不了庄子上清酿的米酒。
下午李泰要远行,米酒最是合适。
李韶招呼着李泰,让他莫要客气,这一桌,都是专门为他准备的。
看着这满桌合心意的菜肴,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嗯,还是这么好吃。”李泰笑道:“在扬州日思夜想的。”
“等明年,带个厨子过去,今年就让柳娘从宫中挑个合适的人手,好好培养一番。”李复笑道:“去年倒是没有留意这件事。”
李泰摆了摆手。
“实际上到了那边,忙起来的时候,都是凑合。”
“再者说,若是真专门从长安带了厨子过去,排场是有了,但传到御史耳朵里,或是让地方官员百姓看了,会怎么想?会觉得我这个魏王,不是去镇守一方、处理政务的,而是去贪图享受的。这……实在是不合适。”
李韶闻言反驳,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
“这有什么不合适?厨子在厨房里忙活他的,你在外头忙你的正事,互不耽误。无非就是一日三餐,吃得顺口、舒心些罢了。”
“好好的一个人,总不能为了避嫌,连饭都吃不好,饿着肚子处理公务吧?那样身体怎么熬得住?”
“那边水土与长安不同,吃的就更要注意了。这事儿,你得听婶婶的,先别等明年,先从咱们宅子里挑个厨子,带过去,虽然手艺比不上柳娘,但是在宅子里这么长时间,比起外头的厨子,也是有点本事的。”
这宅子里,厨房里哪怕是给柳娘打下手的,跟着一块去扬州,也总比没有好。
至于舍不舍得离开庄子上。
三倍的月例,还有什么不舍得。
李泰在扬州,最让长安亲人挂心的,便是他能否适应当地的水土饮食。毕竟在众人印象里,扬州虽好,但除了几样精巧糕点闻名之外,正儿八经的菜肴,似乎远不如长安这边种类繁多、滋味厚重,更担心他吃不惯当地偏甜、偏淡的口味,亏待了身子。
李泰心中暖流涌动,他不再坚持,笑着妥协道:
“是是是,婶婶教训的是,是小侄考虑不周了。那……那就依王叔和婶娘的意思,劳烦柳娘帮忙物色个人选,要求也不高,能做些家常的、合口的饭菜便好,也不必太过张扬。”
“这才对嘛。”李复笑道,“身体是根本,吃好了,才有力气为你阿耶分忧,治理好扬州。”
下午,李泰稍作休息,也就带着一行人踏上了返回扬州的路途。
李复一家三口,在门口目送着队伍离去。
这一去,怕不是又要等到过年才相见。
去年中秋节,李泰斗待在扬州,不曾回来.......
这孩子也是个犟种,认定了一件事,就拿出十二分的认真去做,非要做成了不可。
庄子上的书院,近几日气氛格外的热烈,甚至盖过了春日的暖意。
书院里巨大的告示牌矗立在书院中心广场最显眼的位置。
上面张贴着由书院山长亲自签发的倡议书。
要问书院的山长是谁?
当今太上皇陛下!
正月二十那日,李渊来了一趟庄子上的书院,顺带着在行宫住了几日。
书院是正月十八开学,正月二十有考试。
考试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李渊就在书院露面了,书院广而告之,山长的人选,便是当今太上皇陛下。
有太上皇这块金字招牌,书院的地位瞬间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李渊的墨迹酣畅淋漓,告示标题赫然醒目。
此刻,这位身份尊崇无比的山长,亲自签发了倡议书,其标题赫然醒目,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个人的心头:
“响应朝廷,奔赴西海,以我之学,开拓万里!”
告示旁,围满了身着各色学院服饰的学子。
他们有的穿着利落的短打,袖口还沾着些许墨渍或泥土,是工学院和农学院的学生;有的则穿着儒衫,但眼神中同样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