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面带微笑,微微颔首。
稳步走到台前,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
“诸位学子!”李复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今日,你们站在这里,即将远行。我知道,前方有艰苦,有未知,或许还有危险。”
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昂扬:
“但我也知道,你们心中更有热血,有理想,有‘手提三尺剑,开拓万里疆’的豪情!书院教给你们的,不只是书本上的字句,更是经世致用的本领,是敢为人先的胆魄!朝廷和书院为你们铺好了路,备足了粮草,剩下的,就需要你们用双脚去丈量,用双手去创造!”
他举起手臂,高声问道:
“告诉我,你们可有信心,让西海之畔,响起我大唐学堂的朗朗书声?!”
“有!!” 声浪震天。
“你们可有勇气,让戈壁荒原,变成我大唐新的粮仓沃土?!”
“有!!”
“你们可有决心,让大唐的旗帜,在你们手中,于西疆高高飘扬,永不坠落?!”
“有!!!” 最后的回应,如同海啸般汹涌澎湃,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好!”李复重重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便,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鼓乐再次大作,变得激昂奋进。
支援团的学生代表快步上台,从李复和官员手中郑重接过那面象征着使命的团旗。
他奋力挥动旗帜,面向所有学子,发出了最后的誓言:
“吾等在此立誓:此去西海,必恪尽职守,锐意开拓!以我之学,报效国家!以我之血汗,铸就边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全体学子,连同周围所有的师长、亲友、百姓,都自发地跟着高声呼喊起来。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震动!
在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学子们转过身,背着沉重的行囊,却迈着无比坚定的步伐,按照预定的序列,开始有序地走出书院广场。
广场外,朝廷派遣的护卫军马早已列队等候,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学子们迅速融入这支队伍。
车辚辚,马萧萧,队伍缓缓启动。
看到这帮热血年轻的学子们如此便出发了,站在高台上的李渊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叹息一声,笑了笑。
“人老了,也变得多愁善感了啊。”
“这样的场景.........”
李渊拿出帕子,擦了擦泪水。
“着实令人动容啊。”
“怀仁,这书院,很好,学生们,更好。”
即便是学富五车的李渊,在面对如此震撼人心的场面,也不由得落泪,思来想去,不知该如何形容自身的心情。
这份炙热的赤诚,是这一生都不可多得的宝物。
李渊凭栏而立,经历乱世,见惯了金戈铁马、朝堂风云,自认心肠早已被岁月磨砺得足够坚硬。
然而,此刻,看着这帮平均年龄不过弱冠的学子,那颗久经风霜的心,还是被深深触动了。
李复站在李渊身侧。
“叔,学子们一心赤诚,有报国之念,大唐的未来,也在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身上,有如此年轻人,不管是书院里的也好,长安城里的也罢,又或者是来自大唐四方各处的学子,朝堂上的股肱之臣,未来,总是要依靠他们的。”
李渊微微颔首。
“是啊,未来,是年轻人的。这一点,朕如今看得比任何时候都真切,也……更放心了。”
“怀仁,之前你让朕来做这个书院的山长,朕琢磨着,无非是挂个名头,全了你一番孝心,也借此给书院添些分量。”
“朕反倒是觉得,只是挂个名头,远远不够!朕虽然已是这般年纪,精力不比从前,但总归还是有些用处的。若能真正为书院多做些事情,为这些孩子们铺一铺路,朕……心甘情愿!”
李复闻言,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叔,您能这么想,那真是书院天大的福气了!”
“有您这位山长亲自掌舵,书院何愁不兴?学子们何愁前路不明?”
李复巴不得李渊多在书院里做点事情,李渊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其执政经验、人生阅历、学识眼光,都是书院无价的财富。
他在书院里做事,无论是亲自授课、指点方向,还是以其威望为书院争取资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何况李渊也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人,在了解清楚书院的运作模式和新学理念后,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开明和适应能力。
二来,也真是纯粹的,李复想让李渊有事情做,活得更有精神气。
不管大安宫中也好,庄子上的行宫也罢,又或者是闲暇时候去公园找老头儿下棋,这些玩乐方面的爱好,能给李渊带来的新鲜感,又能持续多久呢?
毕竟是一位曾经执掌天下的帝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