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永信推说自己不在行,坚持让老吴出价。老吴在马厩外转了两圈儿,看了看一边站着的掌柜的,又瞅了瞅甄永信,憋了半天,才说,“你看这个数,行不?”说着,伸出三个手指头。
甄永信心里立时明白,掌柜的和老吴知道他身上银子不多了,正在设局讹他,便淡然一笑,故意问,“三千?”
老吴倏的收回手指,显得不可思议,摇了几下头,说,“太不靠谱,减去一个零。”
甄永信的猜测得到了印证,心里就踏实了不少,拉开话题,告诉老吴,“这匹马,是去年初,家父花了两千两银子买的,不说我这马,单是我这银镫嵌玉流苏鞍,也是刚花了四百两银子买的。”说着,转身冲着掌柜笑了笑,“我说掌柜的,你说兄弟即使再缺银子,也不至于做这种大头吧?”
掌柜的立时红了脸,连连说道,“是少了点,是少了点。”
甄永信就转过身,对老吴说,“你总得给个差不离儿的价,哪怕是半价也好,才叫我不伤心呀。”
“一千二?”老吴咂了下舌,跟着头就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成,不成,太贵了,别说我出不起,出得起也不行,太贵了。”
“那就没办法了,反正我不能当败家子儿,拿着老爷子的好东西送人。”
“再合计合计,二位来,进去喝口茶,再合计合计。”客栈掌柜的紧跟着在一边撺掇。
价钱从下午谈到晚上,老吴总算把价钱涨到了一千,甄永信还是不还口,双方一直僵持到不欢而散。
第二天一早,甄永信还像没事一样,骑着马到街上招摇。在报恩寺前,甄永信翻身下马,拴好马就要往里走。在四空寺时,他恍惚听师傅说过,报恩寺是东三省最大的皇家寺院,藏有一万多卷经书,寺里的主持,曾经当过皇帝的护法金刚。
一个老和尚在门口挡住了他,“施主请留步,敝寺正在修缮,已多日不接香火了。”甄永信往院里望了望,果然砖瓦码齐,木石成堆,随口问了一句,“还要多暂才能竣工?”
“布施已成,只差梁柱木料,方丈已责成奉天府土木工匠朱明理专职采办。”
“几根木料,还用专职采办?”甄永信不屑地嘟囔道,“咱东北有的是参天巨松,伐倒运来不就结了?”
“施主有所不知,这是皇家寺院,梁柱必得用上好的楠木,松木却不成,容易开裂变形,楠木不光质地坚硬,还耐腐蚀,不变形呢。”
甄永信扫兴地离开了报恩寺,又四处转转,也没大意思,早早就勒马回到客栈。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甄永信就骑马来到奉天府,向府役打听土木工匠朱明理在哪儿办事,衙役向府门前几间低矮的厢房里指了指。甄永信把马拴到拴马桩上,推门进屋后,就看见一个削瘦的驼背男人,伏身在一张纸上比比划划,在他确定自己就是朱明理时,甄永信就在他对面坐下来,双手把马褂前摆提了提,自我介绍道,“在下是福贝勒府的管家,姓那,听说朱工匠正在为报恩寺物色梁柱木料,特地赶来,想谈一笔买卖。”说完,顿了顿,接着说道,“事情是这样的,福贝勒爷最近碰上了点小麻烦,手头有点紧,听说你正在物色上好的楠木梁柱料,就打算用些一般的木料,换下府上那些上好的楠木料,捣腾点银子,手头也好活便活便。”
福贝勒是奉天府出了名的膏粱竖子,天下荒料第一,举世败家无双,声色犬马,无所不好,祖上留下的产业,差不多快叫他败坏光了,所以听到这位管家的述说,朱明理也没多想,就信以为真。
“可以考虑,”朱大工匠看着管家说,“不过我得事先看看,他家厅殿上能出多少料?”
“中,”那管家爽快答应,“那就请朱大工匠定个时间,看什么时去合适?”
“明天上午,巳时去,你看行不?”
“好来,一言为定,到时候,我在贝勒府大门口等你。”说着,甄永信起身告辞。
第二天早上,甄永信早早来到贝勒府,递给门子一个帖子,门子就进去禀报了。一会儿工夫,门子出来说,“我家老爷说了,请那管家自便好了,愿意看哪儿就看哪儿。”
“多谢贝勒爷厚爱,耽会儿工匠们来了,自然少不了搅扰府上。”甄永信一边和门子客套,一边和门子进门房里闲谈,等着大工匠一干人到来。
巳时刚到,朱大工匠一干人马果然到了,甄永信匆匆从贝勒府里走出,一边作揖,一边恭维朱大工匠真讲信用,一边把一班人马往贝勒府里请,自己紧跟着朱大工匠,指指点点地介绍贝勒府梁柱,夸耀木料上好。
在贝勒府里转了一圈出来,到了大门前,甄永信试探着问朱大工匠,“怎么样,还满意吗?”说着,回头伸手向贝勒府那边划拉一下,说,“当年先人建造此府,光是楠木料,足足花了二十万两银子。”
朱大工匠明白管家说这话的意思,叹了口气,说,“木料已旧,大而无当,只能改作小用,现在拆下,只合一万两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骗子世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骗子世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