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东门外,昌欢找到老赵家楼下,果然看见一个小仓房门上,支起一块食杂店的牌子。
昌欢推开门,见老赵正坐在炉子边烤火。
老赵见昌欢进来,先是一愣,跟着站起来招呼昌欢坐下,嘴上笑着说,“什么风把甄老板吹来了?听说你现在是美国大跨国公司的总代理啦,原想把咱给忘了。”边说,边把凳子让给昌欢。
昌欢见小仓房里支了两排货柜,原本就不大的空间,给挤得都快转不开身了,地上堆着一摊杂货,挪一下脚,都不方便,站在炉边,也坐不下 身。
昌欢笑着问了些小店的经营情况,说了一会儿闲话,转过话头,说出自己的打算。
老赵听了,点了根烟,边抽,边眨巴着眼睛说,“不背你说,昌欢,前两年,刚下岗那会儿,我不是没有这个打算,货源和销路,我都有,就是手头儿缺钱,动弹不了,就把这事搁下了。
“这些关系,都几年没联系了,现在也不知怎么样了?这样吧,得空我给你写几封信,去打听打听,看看还能不能联系上,行不?”
“别写信呀,”昌欢说,“这年月,写封信,前后得十几天,什么菜都凉了,你打电话嘛。”
“打电话?”老赵犹豫起来,“我这些关系,都是大老远的,南边的是广东,北面的是黑龙江。”
昌欢猜出,老赵是怕花长话费,索性从兜里掏出二百块钱,递给老赵,“赵师傅,这些,给你打电话,不够,我再给,你吱声就是了。”
老赵见昌欢这么大方,有些不好意思,推着不肯接钱,笑着说,“当大老板的,真是财大气粗,打个电话,干什么用这么多钱?给你打个电话,还用给钱?你也太小看人了吧?”
“不是,”昌欢把钱硬塞给老赵,说道,“赵师傅,你听我说,这是生意上的事,电话费哪能让你出?你放心好了,这生意做成了,我不能让你白出力,分成的事,你说个数,你拿大头,都成。”
一通话,说得老赵心里舒服,发誓说,“昌欢,就冲你这句话,分多分少,我不在乎,现在我就给你联系。”
“成,赵师傅,你就费心吧,我先回去了,公司里还有别的事呢。有了消息,就告诉我。”说完,把钱扔在货架上,转身回去了。
老话说,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见昌欢出手大气,老赵就跟小鬼给阎王爷当差似的,停下小店的生意,忙着给昌欢联系客户。
第二天下半晌,货源联系上了,销路也找到了,老赵就急匆匆去找昌欢报功。
昌欢听完老赵的讲述,觉得在谱,问道,“赵师傅,你看,咱们一次投多少,算是合适?”
老赵眨巴一会儿眼睛,说道,“做粮食生意,本大利薄,路途又远,从大北边,跑到大南边,投得太少,跑一趟不值得。”
“一百万,够吗?”昌欢试着问道。
老赵听了,吃了一惊,相信昌欢现在果然有实力,心里越发佩服。
想了一会儿,说道,“别介,我多少年不跑了,两头路数都有些生疏,过去在饲料厂,每趟生意,顶多也就几十万,我看这样吧,你头一回经手,太多了,也不一定能照顾过来,就先做五十万吧,等路数熟了,再要多要少,你自个儿拿主意。”
看老赵说话实在,行事稳妥,昌欢心里踏实了不少,又问道,“赵师傅,这购销两头,咱是不是得先去看看?”
“广东那边,不用,那是个老客户,势力大,有信誉;北边货源这块儿,按说也打过多年交道,只是现在粮食放开了,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能不能及时组织上货源?听电话里说,还行,只是我心里不托底。
“我看这样吧,你先揣上支票,我带你过去,行,咱就做,不行,咱就回来,权当旅游了,成吧?”
“成!”
二人商议妥当,第二天一早,昌欢带上五十万现金支票,乘火车北上了。
第二天下午,到了肇远,距货源地两棵松,还有两个小时车程。
知道这里天寒,二人离家时,每人都穿了两条毛裤,穿着军大衣。
下了火车,还是抵挡不住这里零下三十度的低温,没出火车站,寒气就穿透了两层毛裤,浑身冻得直打哆 嗦。匆匆赶到汽车站,买了去货源地两棵松的车票。
这里车少人多,交通不便,上车时,为抢占座位,身强力壮的乘客,往往从车窗往里爬,车窗玻璃,早就被挤碎了,所剩无几。
老赵有经验,在后面推着昌欢,从车门往里挤,昌欢头一次遇到这场面,有些怯场,挤了半天,才挤进车厢。
司机费力把车门关上,开车上路了。
刚才挤车时,出了不少力,昌欢身上都冒汗了。不想车一上路,寒风从玻璃破碎的窗口,飕飕往里直灌,像密集的钢针,往脸上乱扎,只一会儿功夫,昌欢就觉得脸发木了,嘴冻僵了。
大约颠簸了两个钟头,傍晚,车到了两棵松。
车停稳后,乘客开始下车,昌欢觉得自己悬在半空,像水里漂流的冰块,被人托起,向前移动。到了车门口,忽然发觉两腿不会打弯了,老赵从后面拽了她一下,昌欢才勉强没有摔下车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骗子世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骗子世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