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咱做事,也别太绝了,”昌欢劝说昌乐,“那老先生也一大把年岁了,这一单做下,已经坑他不浅,你再送他一堆冥币,岂不是把他往绝路送?让他到死,都吐不净心里的恶心,咱还是换点别的纸片替代吧。”
“什么纸片?”昌乐问道。
“找一家办公用品商店,准会有卖点钞纸的,那也和真钱是一个规格的。”昌欢说。
昌乐觉得有道理,和昌欢一道在街上寻摸。
过了一会儿,找到一家门店,进去一问,果然有,当即买下四十捆,装进密码箱里,回到宾馆,昌欢从包里取出十张崭新的百元钞票,插到密码箱里上层的点钞纸上,锁上箱子,提起来晃了两晃,放下后,重新打开,点钞纸结结实实地码放齐整,装在里面,看上去,像一箱刚从银行提取的新钞,一点破绽没有。二人这才放下心来,各自回屋休息。
第二天一早,按约定的时间,昌乐来到大木桥邮市。
老摊主见昌乐准时来到,手里提着密码箱,猜测里面一准是买邮票的现金,心里又开始激动,手也有些哆 嗦,脸上却尽力显得平静,笑呵呵地把昌乐迎进档口,让了座,给昌乐沏上茶。
昌乐也不客气,大咧咧地坐下,把密码箱平放到桌上,按了几个键子,打开让老先生看了。老先生看了一眼,果然一沓沓新钞,整齐地码放在箱里,两眼立时有些发花,再也看不仔细了。甄警官也不再给老先生机会,顺手把密码箱重新锁上,抬头问老先生,“邮票拿来吗?”
“拿来了,拿来了。”老先生边说,边从货柜里取出两本邮册,递给甄警官。
甄警官接过,翻了一下,正是昨天在老先生家里看过的两本。
二人正要交易,甄警官兜里的电话铃突然响了。
甄警官接听电话,和对方交谈一会儿,脸色突变,关了电话,抬头对老先生说,“刚刚出了案情,催阿拉快点回去呢,老先生,说句实在话,阿拉对邮品,也是一知半解,侬这些东西,阿拉也断不出个真伪,咱们还是先小人,后君子,阿拉想找个地方鉴别一下,再做交易,侬看行不?”
“对,对,对,”老先生说,“楼上就有邮品鉴定师,阿拉带侬去好啦。”
“带着这些东西去,不方便,阿拉这里装的是四十万呢;再说了,侬是这里的客户,和鉴定师相互熟悉,你去了,也不太好办,是吧?”甄警官拍了拍密码箱说,“这样吧,这箱子,侬先替阿拉看着,这邮册,阿拉带到楼上去鉴定一下,时间来不及了,阿拉得快去快回呢。”
见有四十万现金押在这里,又是和警察做交易,老先生一点都不疑心,痛快答应下来。
甄警官提着邮册,直奔楼上,不等走到邮品鉴定师的办公室,转身拐进安全通道,下了楼,从市场后门出去了。
甄警官一去不回,老先生心里有些觉惊。好在甄警官装有四十万现金的密码箱还在,老先生并不慌乱。
直到晚上市场打烊,还不见甄警官回来,老先生才有些沉不住气,预感到一些不妙,惶惑中,没忘记把装钱的密码箱提上,锁上门,直奔楼上,找到邮品鉴定师,问上午有没有人,带着两本民国特种邮票来作鉴定?
鉴定师翻了一会眼珠子,肯定地说道,“没有!”
老先生浑身就开始冒虚汗了,匆匆赶回家里,找来螺丝刀,撬开密码箱,拿起一捆现钞,仔细查看,原来这捆新钞,只是最上面一张是真钱,下面全是点钞纸。老先生一阵头晕,点钞纸掉落下去。
……
昌乐把几本邮册交给昌欢,二人搭车去了老城皇庙。
老城皇庙古玩市场,规模不大,邮品摊位集中在二楼。昌乐上了二楼,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眼睛朝摊位上扫着。看过几家,都没相中,又走了几处,相中了一家,觉得靠谱,走了过去,站到摊位前,俯身察看案子上摆的邮品。
这家摊主的生意想必不错,不说案子上陈列的邮品,多是珍品,便是摊主的着装,也都是名牌,华贵鲜亮,此刻手执一把茶壶,有滋有味地正在品茗,见摊前有人察看邮品,也没把茶壶放下,并不急于兜揽。
昌乐猜测,这摊主想必有些实力,平日大生意做惯了,钱也赚得钵满盆满,不然,怎么会对散客这般拿大?爱搭不理的。昌乐心里气不过,发誓今天要吃定他。
打定了主意,昌乐俯下 身去,看了一会儿,见摊主仍坐在那里喝茶,并不理睬他,忍耐不住,问了一句,“这张票,要多少钱?”
摊主见问,这才放下茶壶,起身大大咧咧地走过来,低头朝昌乐指的那张邮票看了一眼,说道,“哟,老弟好眼力哎。”
摊主并不马上报出价来,先夸了昌乐一通,随后又白话起来,“这张票,可是地道的民国珍品,集邮书里,都专门介绍过它呢,现在的存世量不足百枚,品相好的更难得,上个月,阿拉见过,有人淘到这么一枚,当时花了一万二呢,那品相,还不如阿拉这枚呢。阿拉现在手头有些紧,也不想高价了,老弟想要,一万二拿去,绝对的朋友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骗子世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骗子世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