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荣,此次若能清君侧,除佞臣,你便是我大明江山最大的功臣!本宫定亲自为你加官进爵,封侯赐位!”
孙太后继续开口攻破着陈文荣谢恩心理防线。
果然,听到孙太后的话陈文荣心中也是火热了起来,心中下了决定。
加官进爵谁不喜欢呢?更何况在陈文荣看来孙太后的话比自己的猜测可靠多了。
怎么会有母亲派人夺儿子江山的,这太荒唐了。
而且孙太后监国十多年,大明朝政平稳,谁人不称赞?
“太后放心!臣明白了!您让臣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陈文荣半跪在地开口道。
孙太后闻言松了口气,总算让这个武夫信服了。
“下去准备吧,记住,做的隐秘些。”
孙太后挥了挥手,陈文荣心领神会的退出了大典。
听着陈文荣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孙太后这才拆开信笺看了起来。
这是最近宫内发生的大小事情,最近她都在忙于其他,对宫中事情还未关注。
孙太后波澜不惊的看着,直到信笺快结束,孙太后这才眼神动了动,停留在信笺的一行小字上。
“二月初始,帝闻江南粮仓焚,大悲。谕令削膳,日进朝,哺二食。每食米三两,以警其身。”
……
南京,长江口岸
车水马龙的港口今天难得清静,没有了往日车水马龙的场面,广阔的江面上游鱼竞跃,激起阵阵水花在在阳光下射出七彩斑斓的光芒。
港口两侧的岸边,满满当当站满了锦衣卫,神色紧张的盯着周围,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从武昌而来的运粮船终于到了。
数千锦衣卫早早就把港口附近全部清空,等待朱骥的宝船入港,大小统领和南京城的几名官员早已等候多时。
终于,在江边的尽头,一艘高数十丈的宝船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缓缓露出了宝船的威武龙头船首。
“船队到了!快准备!”
整个港口随着宝船的到来陷入了短暂的慌乱,然后又快速的平息下来,众人盯着宝船默不作声。
宝船上,朱骥举目远眺,看着近在咫尺的南京城深深松了口气,开口感叹:
“这一趟可真是不容易啊。”
为了这几十船粮食,朱骥可谓是劳心费力。
那日决堤,好在天公作美,一场大风让朱骥和数千锦衣卫成功脱困,但船队损失可谓巨大。
从那日长江被恶意炸毁,损失了五艘宝船过后,朱骥紧绷的神经就没有松动过,整天担惊受怕。
朱骥深怕再有个不测,让这数十万石粮食打了水漂,如今总算到了目的地。
船队顺流而下,很快就靠了岸。
朱骥踩着舷梯下了宝船,岸上的南京当值锦衣卫千户和一些礼部官员早已经候着了。
朱骥刚下船,南京当值的锦衣卫千户就迎了过来。
“下官锦衣卫千户王虎,拜见指挥使大人!”
朱骥看了眼眼前虎背熊腰的壮汉,点了点头。
随后朱骥没有丝毫犹豫,越过锦衣卫千户来到了南京的官员面前。
南京也保留了一套行政班子,虽然是吃闲饭,但是官员的品阶可是在那放着。
随便出来一个闲散的官员,那品级也不低,不能怠慢了。
他朱骥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权势极重,但若论官职,也只是一个正三品官员,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朱骥快步来到南京迎候的官员面前,看到身着绯袍的南京官员瞳孔一缩。
绯色官袍,起码也是四品以上的大员,绯袍上的花纹精美,绣有一只锦鸡活灵活现,是二品官员没错了。
而能做到二品官员的,屈指可数,怕是只有南京几位尚书了。
“朱大人,在下南京礼部尚书张澈,特来迎候朱大人。”
不待朱骥开口,张澈便上前脸上挂着笑容开口道。
张澈虽然品级比朱骥高,但没有实权,只是虚职,对于朱骥这种权势极重的皇帝亲卫还是巴结着点好。
不然朱骥天天让锦衣卫在他脸上晃悠,尚书也遭不住。
“不敢不敢,原来是张大人,劳烦张大人了。”
朱骥心中一惊,连忙还礼,这张贵看着其貌不扬,居然已经坐到了尚书的位置。
两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寒暄了一阵朱骥便被张澈带到进了南京城中。
张澈带着朱骥一路疾驰,直奔南京城的官衙中,南京城中的守备武勋和南直隶的官员早已备好宴席为朱骥接风洗尘。
大明实行南北两京制,所以南京城和南直隶都由南京的这一套行政班子辖制。
京城会派遣武勋坐镇南京,统辖南京周遭卫所,加强统治,一般称为守备武勋。
看到朱骥到来,官衙内的众人纷纷起身上前迎接。
“朱大人一路辛苦,快请。”
“朱大人,您可算到了,我等是夙夜忧心,不能安睡啊。”
看到官衙内乌压压的官员们,朱骥受宠若惊,整个南直隶的官员至少来了三成,几乎南直隶每个府县都有派官员前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