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朱祁镇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诸位大臣一眼,径直走向了大殿中央的主位。
久久等不到起身的指令,这让跪在地上的众人不禁背上浸出冷汗。
朱祁镇都到了大殿他们还没有察觉,谁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到的?又听了多久?
别的不说,就他们在上工时间擅离职守讨论无关事宜就够挨廷仗了。
过了许久,朱祁镇淡漠的声音才从大殿中传来:
“诸位臣工,何事喧闹?”
朱祁镇的声音很是冰冷,跪在地上的诸位大臣闻言都是身形一颤,跪的端正,不敢应声。
“曹阁老,你给朕说说。”
眼看没人应声,朱祁镇点起了卯,第一个就是曹鼐。
谁让他是内阁首辅,又是百官之首,出了事自然要先顶上。
曹鼐闻言满是褶子的脸皮一皱,这内阁首辅真是不好干,随即恭声道:
“回禀陛下,众位大臣有要事回禀,陛下外出巡视,不在朝中,一时慌乱,还请陛下恕罪!”
曹鼐不愧是内阁首辅,这一顿皮球踢得滴水不漏。
简单几句话就把自己摘了个干净,大臣们有事禀报,他没有参与,拦也没拦住。
这样最多治自己一个统御不严之责,朱祁镇的脸色明显不太好,曹鼐识趣的不想趟这趟浑水。
“哦?有何要事?朕如今归朝,诸位臣工尽可上奏。”
朱祁镇知道曹鼐没有参与,也就顺着曹鼐的话轻飘飘把他放过,随即继续对着大臣们发问。
他倒想看看今天有几个头铁的。
“回陛下,臣有本奏!”
随着朱祁镇话落不久,第一个铁头娃主动冒了出来。
朱祁镇循声望去,只见一年过百半的大臣拱手上前。
此人朱祁镇倒是有些印象,张格,是吏部下面的侍郎,也算位高权重。
但是和朱祁镇接触也不算多,只是每日在谨身殿办公混了个脸熟。
“何事起奏?”
面对朱祁镇的询问,张格深吸了口气,开口道:
“陛下,自科举改制之法发行以来,天下震动,无数学子摒弃儒学,转而学些歪门邪道,以求投机取巧,学风大坏,师道崩坏。前些日子又传出致知学院招生,天下学子皆奉为圣地,妄图以奇淫技巧博取功名,儒学乃圣人之学,学子不修儒学反而精于奇淫技巧,必将有损我大明江山社稷!”
张格显然早有腹稿,面对朱祁镇的询问一口气便把自己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可谓是言之凿凿,情真意切,一副为大明江山社稷考虑的模样。
面对张格的率先发难朱祁镇并未有什么表示,看不出喜怒,继续开口道:
“还有何人有本奏?”
朱祁镇古波无惊的态度让底下的百官摸不准朱祁镇真正的意图。
毕竟这大明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学子多的是,朱祁镇可是个杀伐果断的主,要是搞不好给他们全宰了他们可上哪说理去?
朱祁镇坐在主座上也不开口,只是静静等着这群孔家的门生故吏自己跳出来。
这次孔家被朱祁镇牢牢控制住,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被朱祁镇清算,他的那些徒子徒孙们可少不了着急。
毕竟朱祁镇二话不说就把孔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孔府内的情况没有人知晓,谁知道有没有出什么事?
这些忠于孔府的大臣不急才怪了。
“陛下,臣有本奏!”
“陛下,数月前新军一师自辽东直奔山东曲阜之地剿灭倭寇,稳定山东局势。然我王师现已剿灭倭国,灭其门户,还望陛下发令召回,不然恐生变故。”
“新军师长沈安在曲阜举止蛮横,竟以剿匪为由控制曲阜各地,曲阜是孔府故居,如今孔府与外界断了联系已有数月,天下学子莫不心神不宁,还望陛下早发诏令,以防人心动荡。”
朱祁镇话落不久,又一名大臣开口上奏。
朱祁镇看着开口之人眼神微眯,户部的人也掺和进来了吗?
看来孔家这门生故吏真不在少数,一个个倒是装的道貌岸然,把自己装作受害者的样子。
两人接连发难,这让一众大臣再也坐不住了。
已经有人打了先锋,他们说什么也该上了。
“陛下,臣等也有本奏……”
不多时,整个谨身殿便跪满了开口的大臣。
这些大臣言下之意无非就那么几条,解除对孔府的限制,因为倭国已经灭了,朱祁镇也没有理由再让新军在此滞留。
关闭致知学院,认为这是奇言怪谈,不利于国朝稳定。
废除科举改制之举,安天下百姓之心。
林林总总都是为了儒家的利益发声,只是说的倒是道貌岸然,一副忠心为国的样子。
所有大臣说完后朱祁镇才慢悠悠站起身来。
“诸位臣工看来都是忧心国事啊,连手头的公务都不顾,只为了孔府摇旗呐喊。”
朱祁镇话落,跪在地上的大臣们瞬间身形一颤,他们搁置公务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