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首页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气炸李世民,长孙皇后怀我孩子了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我夺舍了隋炀帝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我在明末修仙 红楼群芳谱 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文阅读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txt下载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3章 仿范公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93章 仿范公法

没过几天,李善长忧心的事,终于落地了。

坏消息是,他一开始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太子殿下果然事先知道海外稻种无法繁育的事情,而且找到了新的救灾方法。

好消息是,他认为这个方法是天方夜谭,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农作物,说是可以当做主粮,而且张口就是亩产几千斤?

换谁也不信。

李善长在心里轻叹一声,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比起已知的问题,更加害怕未知。

因为未知,代表着不知道解决方法,不知道事情有多严重,因为无法掌握情况而产生恐惧感。

之前的李善长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忧心这件事,几乎没有睡上一天安稳觉。

而对于拔掉已经种下的稻苗,改种土豆一事,李善长只能是在心里骂一句。

“杨宪,误我大明啊!!!”

朱家父子,他自然是不敢骂的,只能是将矛头对准了推行土豆种植的杨宪。

事实上,不仅是李善长。

在胡惟庸刻意煽风点火下,大部分官员都是这个态度。

对于没有真正见识过土豆、吃过土豆的他们来说,杨宪的所作所为,让原本几府之地的水稻也没了。本来靠着这些水稻丰收,即便不能完全解决此次灾情,可起码能够少死很多人。

另一边。

扬州府衙。

因为救灾一事,这些日子,朱标没少往这边跑。

有时候,甚至还会直接住在这边。

“杨卿你的意思是提前收留那些难民?”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眼下灾情还未彻底爆发,可以提前引导三晋之地的一部分百姓来南边。这样一来,可以缓解压力,到时候灾情彻底爆发开来那一波不至于压力太大,超出当地衙门可承受范围。”

朱标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懂,就和泄洪一样。

只是,来南边,来哪里呢?

哪个城市可以容纳这么多百姓?

朱标开口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杨宪笑道:“我说的不是别的地方,就是扬州。太子殿下只需要让人告诉他们,南边有一个城市可以给他们吃饱饭,穿好衣,有地住就行。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工作,一天工作五个时辰,换取足够的粮食,我想他们没理由拒绝。”

“朝廷这边需要做的,就是派人将他们分批运到扬州来。”

杨宪提出这个方案的时间节点刚刚好,虽然旱灾已经注定了三晋之地这些百姓们今年颗粒无收,可这个时候还未到秋收时节,家里存粮还够吃几天。

这个时候的三晋百姓,心里无疑是绝望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家里米缸里的米不断见底,而无能为力。

杨宪这个方案一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

而这些百姓这时严格意义来说,还不是真正的灾民。

不会像灾民那样,处于秩序崩塌的状态。

朱标迟疑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开口道:“好,就按杨卿的办法来。如果到时候治安方面出现问题,我会让父皇直接从京城调兵。”

杨宪开口笑道:“扬州府辖下三个营,近五千兵马,治安问题太子殿下完全不用担心。”

朱标能不担心吗,扬州离京城这么近,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谁也担待不起。

如果这个提议不是杨宪提的,朱标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的。

“杨卿这是要效仿宋范公的以工代赈之法吗?”朱标开口道。

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当时在杭州做最高行政长官。

恰逢那年,江浙地区因天灾饥荒,百姓饿死者、流民无数。

范仲淹采取的措施之中,其中有一条关键举措便是大兴土木,以工代赈。

范仲淹劝说寺院趁劳动力成本低,兴修寺院,自己也大修各种官府衙门建筑,为流民提供工作岗位。

按照史文记载,

“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

以工代赈之法,按现代人来看自然是哪哪都好。

可这在古代却并不好实施。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各朝各代,几乎没人用这一政策的原因。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种地。

灾荒之年,大旱一场,土地皲裂,种啥啥不活。

本身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让百姓们做工并不能产生更多粮食,所以还是要大量拨下救灾粮。

相比于单纯让百姓们苟活,一些米汤,甚至麸糠就够了。

而以工代赈,既然要让这些灾民们干活,起码得让他们吃饱有力气。

因此以工代赈,朝廷这边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救灾粮。

这与朝廷赈灾的根本目的,相背离。

对于朝廷来说,只需要不产生大量流民,引起地方暴乱就行。

这时就有人会问了,以工代赈,劳动力多低廉啊。

范仲淹就是这么想的,可是你看看他的那些“工”,全都是像修葺寺庙和衙门建筑一类事情。

没办法产生很大的收益。

还是那句话,农业社会,并没有那么多的“工”,或者说有价值的工种可以提供。

范仲淹的行为,毫无意外引来了监察官员的弹劾。

弹劾奏章里讲,范仲淹不想着如何救灾,反而大兴土木工程,损耗民力。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朱标才对杨宪的做法表示担忧。

只是他的担忧对于杨宪来说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扬州大开发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趁着这个时候劳动力低廉,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同时还能顺带把功绩点给赚了。

“扬州这边真的需要这么人吗?”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笑道:“我还怕人不够呢。”

各个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人,各个工厂需要人,最后实在不行,还可以修路。

那条计划中的京扬公路,也差不多是时候可以动工了。

杨宪一边说,朱标在一旁听着,越听越震惊。

“太子殿下放心就是了,到时候如果真的实在容纳不了,还能把这些百姓送往各地的羊毛加工厂,提早为今年的冬天做准备。”杨宪开口道。

喜欢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十日终焉 乡村大凶器 青云官路:从小职员到封疆大吏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重生:权势巅峰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醉枕东都 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重回1982小渔村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四合院,别惹我 四合院里的悠哉日子 宦海红颜香 兽世种田:反派崽崽超粘人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一胎八宝破婆家十代单传被宠上天 剑来 长门好细腰 四合院:开局推倒秦淮茹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贞观小闲王 红楼之挽天倾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铁血强国 我夺舍了隋炀帝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永乐大帝:朱标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带着基地回大唐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大红楼之林家公子如仙似魔 红楼骄子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箱子里的大明 武则天之无敌风流 大明:种田从1641年开始 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 
最近更新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穿越大宋娶公主 三国凭实力截胡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镇国世子爷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我家有个电饭锅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txt下载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