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朝皇帝而言,这场关系到改变历史的大战自然并不陌生。
他们更关注的是秦国和赵国,乃至其他各国在这期间的博弈。
司马迁或许是限于篇幅的关系,在《史记》中多少有些语焉不详。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司马迁本身能了解到的资料也比较有限。
他的时代距离长平之战已经百多年了,根本不可能找到亲历者来讲述。
汉初世界,倭地。
刘邦有些恋恋不舍地登上了蒸汽舰船。
陈平看出了他的迟疑,主动建议道:
“陛下,要不臣让人把美子送回长安?”
“不,还是不了。”刘邦下意识地摇头表示了拒绝。
美子这个倭女固然美丽温婉,但刘邦想起她平静杀掉了自家丈夫和所有孩子的样子,就觉得有点膈应。
这女人实在是太狠了,在她身边是真的睡不着觉啊。
曹参则看着面前的倭岛,注视着远处的山峰和丘陵,感慨道:
“其实这地方的风景还是相当不错的,臣有些时候也奇怪,怎么会培养出一个如此扭曲的民族呢?”
无论是倭人男子的表面恭顺内心黑暗,还是倭人女子听话到能面不改色对丈夫孩子痛下杀手,都超出了曹参的认知。
这并非是一个或者几个人,而是一种群体性的特质。
难道这地方的水土有毒?
“这个地方需要教化。”刘邦做出了结论。
“今后可以迁移更多的大汉罪犯来这里了。”
陈平表情突然变得古怪。
“陛下,您说那些罪犯来到这片土地,会不会更加如鱼得水?”
刘邦也是一愣,随后笑了起来。
“那不是更好?若当真证实了这一点,这里也可以作为大汉将来固定的流放地,就让他们以毒攻毒好了。”
陈平和曹参顿时无言以对。
以毒攻毒?
这话听起来怎么都感觉奇怪。
陈平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大岛。
难道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成为传说中的地狱?
汽笛声嘹亮,钢铁战舰在蒸汽机的轰鸣中离开了本州岛。
“陛下,我们下一站去哪?”
曹参在询问的同时,猜测刘邦可能已经打算返回长安了。
刘邦想了想,道:
“我们先去安南看一看吧,然后从那边绕过马六甲海峡前往天竺。”
在看完了倭人这个奇葩之后,刘邦对其他被大汉征服的民族也产生了兴趣。
他想知道,安南那边的越人后裔,以及传说中和倭人一样温顺的印度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
用一句从《工业革命》中学到的话来说,就是“观察人类不同民族的多样性”。
那肯定很有趣。
想到这里,刘邦愉快地拿出了一支卷烟。
这是从美洲大陆殖民地传回来的东西,立刻就风靡了大汉上层。
陈平马上拿出一盒火柴,殷勤地帮刘邦点上。
刘邦吐出一口烟雾,看着它在空气中缓缓消散,悠然开口。
“朕有一种预感,大汉接下来究竟是否能够持续的强盛下去,就和我们能否有效的统治这些异族有关。”
“总有人说要把他们全杀光,但朕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
“咱们的老祖宗也没把东夷、百越、西戎和北胡杀光嘛。”
“还是要尽可能地想办法利用一下最好。”
当然,有些该杀的民族还是得杀,比如说高句丽,又比如现在人口已经不到当年一成的倭人。
先用火枪教训,再以笔墨教化,这才是大汉传承自华夏老祖宗们的优良传统!
在其他十艘战舰的护卫下,刘邦这艘旗舰驶入大海,朝着南方而去。
大汉皇帝也不再停留于甲板上,而是进入了自己的豪华舱房中,舒舒服服地倒在躺椅上,注视着半空中漂浮的随身金幕。
闲来没事,正好看看长平之战解闷!
金幕中,新的画面很快就出现。
【上党郡,长平。】
赵国大将军廉颇注视着面前正在挥汗如雨的士兵们,表情平静地开口。
“让他们加快一些速度,秦军很快就要到了。”
此时的赵军几乎是集体上阵,正在构筑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一道壁垒,连接着泫氏城。
第二道防线则是稍微北边一些的丹河北岸,以韩王山、大粮山为基点,一路直到长平关。
第三道防线是从长平关到更后面的故关,赵军在这里用石头修建了一处简易长城,称为“百里石长城。”
这三道防线就是廉颇准备用来抵挡王龁的决战之地。
正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廉颇作为一代名将深知这个道理。
一边在阵地上巡视,老将军一边还不忘记给忙碌的士兵们打气加油,为他们整理衣冠。
如此一来,原本就士气高涨的赵军士兵越发兴奋,一个个手中各种工具挥舞得几乎要飞起来。
一名斥候快步而至,对着廉颇禀报。
“大将军,秦国人的先锋军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