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借书卡里的诗
高中图书馆的午后,总是被阳光和尘埃分成一格一格。林晚照习惯性地走向那个靠窗最角落的位置,那里光线最好,也最安静。她刚坐下,却发现桌面上躺着一本厚厚的《追忆似水年华》。
不是她常看的类型,但鬼使神差地,她拿了起来。
书页间夹着东西。不是规整的书签,而是一张折叠的、边缘有些毛糙的作业纸。她好奇地打开,上面是用蓝色钢笔写下的一行行短句:
“窗格切割阳光,像无法拼凑的时光。
灰尘在光柱里跳舞,沉默是它们的交响。
那个总坐在角落的女孩,
她的侧影,是这里唯一的诗行。”
林晚照的心跳漏了一拍。诗?写给……这个位置的?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只有几个埋头苦读的身影,无人注意她。她像做贼一样,把纸条小心折好,塞进了自己的笔袋。
接下来的几天,她总会“顺路”去那个角落。有时那里空着,有时放着不同的书——《百年孤独》、《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而几乎每一本书里,都藏着那样一张小小的、写满诗句的纸条。
“目光相遇的瞬间,慌乱藏起整个夏天的蝉鸣。”
“习题册上的公式,能否计算出心动的轨迹?”
“想把世界拧上发条,让下课铃永远不要响起。”
诗句青涩,却带着一种笨拙的真诚,像初夏未经修剪的藤蔓,悄悄爬满了林晚照的心墙。她开始留意每一个可能的人。是那个总在书架间徘徊、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还是那个偶尔会坐在不远处、手指修长喜欢转笔的篮球队员?她无法确定。
她决定回应。
在一本《小王子》里,她找到了一张新的纸条后,也拿出了一张自己准备的淡蓝色便签,用最工整的字迹写下:“诗很美好。你是谁?”
她没有署名,将纸条夹回了原处。
第二天,她几乎是屏着呼吸打开了那本《小王子》。纸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张,上面只有三个字:“借书卡。”
林晚照愣了一下,随即翻开书的扉页,抽出那张泛黄的、印着表格的硬纸借书卡。卡片上,最后一个名字,清晰地写着:陈序。名字后面,是规整的日期戳。
陈序?
那个名字在她脑海里迅速搜索着对应的形象——坐在教室后排,个子很高,话很少,成绩中游,似乎总是在看窗外,或者在课本的空白处涂画些什么。一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同学。
竟然是他?
一种奇异的、混合着失落和释然的情绪涌上心头。不是她想象中的任何一个,却又是这样一个具体的、触手可及的人。
她没有再留下纸条。而是在下一次班级调换座位时,陈序恰好坐到了她斜后方。一次课间,她转过身,像是随意地提起:“嘿,陈序,你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看完了吗?”
她看到陈序明显僵了一下,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他抬起头,眼神里有惊慌,也有一种被识破后的如释重负。
“……还,还没。”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哦,”林晚照笑了笑,从书包里拿出那本《小王子》,递给他,“这本书很好看。还有,”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里面的‘借书卡’,我也看过了。”
陈序的脸彻底红了,他接过书,手指有些无措地摩挲着封面。
从那以后,图书馆的角落不再是单向的秘密。有时林晚照先到,会发现桌面上放着一本她提过想看的书。有时陈序在那里,她会自然地走过去坐下,两人各看各的书,偶尔交流几句,或者传递一张新的纸条。纸条上的内容,从诗句慢慢变成了日常的分享,一道难解的数学题,一首好听的歌名。
他们没有刻意宣扬什么,在教室里依旧交流不多。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那个被阳光和书香浸泡的角落里,有一种懵懂而纯粹的情感,像一颗被小心翼翼埋下的种子,正在寂静中,悄然生长。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在图书馆,陈序递给林晚照一本崭新的诗集。她打开扉页,里面没有借书卡,只有他熟悉笔迹写下的一行字:
“我的诗,终于找到了它唯一的读者。”
窗外,蝉鸣正响,梧桐叶沙沙,仿佛在为他们无声的秘密,奏响整个夏天的乐章。
《关外盗墓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关外盗墓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关外盗墓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