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林易等人发现各自的线索后,碰头相互一合计,便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黄舞和叶秋所谓的换头之术,其实只是个障眼法,是他们和彩门老者早就串通好的一出戏。
那老者开始表演的寒暑倒转、三仙吞月等彩门秘术,都是为了做个铺垫,使大家相信后面的换头之术也是真的彩门秘术。
实际上,黄舞还是黄舞,叶秋也还是叶秋。
只是知县大人的独生女儿喜欢上了一介清贫的书生。
这书生在一次义助活动中认识了黄舞,两人在后来的义助中又相遇数次,两个年轻人便因为同样的志向渐渐地走到了一起,但这番爱恋被黄知县在一次探视中发现了苗头,黄知县要黄舞断了和书生在一起的念头,还告诉黄舞已为她做主与高家定好了婚约。
至于叶秋,是那高家公子心中的白月光,身为醉梦轩的常客,高家公子对那些胭脂俗粉没有一丁点儿兴趣,反而出手阔绰,常与叶秋单独相处对弈到深夜,两人由棋艺相识、相交、相恋。
但高家可是郢城的大户人家,怎能允许高家的独生子娶一个青楼女子呢?哪怕叶秋只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虽说黄舞和高家公子有了婚约,但两人均已心有所属,后来两家人安排的见面,反倒让两个年轻人敞开心扉表达了各自的情感,然后两个聪明的年轻人一合计,便有了这出精心策划的换头之计。
“后来呢,后来呢?”曹达华连声追问,“那黄知县知道真相后怎么样了?”
郑太傅仰头笑了起来。
“那我就不知道了。”
惹得林易等人连声抗议。
......
“吱呀”一声,门开了。
黄知县得知真相后,脚步沉重却又带着几分释然,推开了供奉着夫人灵牌的祠堂。
这座祠堂,平日里庄严肃穆,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此刻在黄昏的余晖下,更添了几分静谧与深沉。
黄知县走进祠堂,目光立刻落在了那摆在正中央的夫人灵牌上。
灵牌上“爱妻黄门李氏之灵位”几个字,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黄知县呆呆地站在灵牌前,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有对往昔的怀念,有对夫人的愧疚,更有此刻做出重大决定前的踌躇与坚定。
黄知县出生于官宦世家,家族中代代皆有人在朝为官,门第显赫。
自小,他便生活在繁华的官宦府邸之中,接受着最严格的教育和礼仪熏陶。周围的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往来宾客,皆是达官贵人,言谈举止间尽显尊贵与奢华。
而他的夫人李氏,却只是一介平民之女。
她出生在城郊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父母皆是勤劳善良的庄稼人。虽家境贫寒,但李氏自幼便聪慧好学,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父母见她如此喜爱读书,尽管生活艰难,还是省吃俭用,送她去私塾念了几年书。
在那里,李氏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仅熟读经史子集,还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
黄知县与李氏的相遇,宛如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
那是一个春日明媚的午后,黄知县外出踏青,偶然间路过城郊的一处农田。只见一位女子身着朴素的粗布衣裳,头戴一顶遮阳的草帽,正弯腰在田间劳作。她的动作轻盈而熟练,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的神情。黄知县被这独特的画面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静静地注视着她。
待李氏劳作完毕,直起身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抬头间,与黄知县的目光交汇。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
黄知县被李氏那清澈明亮的眼眸、温婉动人的笑容所打动,而李氏也被黄知县身上那股儒雅的气质所吸引。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微妙的情感在空气中悄然弥漫开来。
此后,黄知县常常借故来到城郊,与李氏相见。
他们一起漫步在田间小道,谈论着诗词歌赋,分享着彼此的梦想和追求。
黄知县发现,李氏虽然出身平凡,但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见识。她对世间的万物都有着独特的见解,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一种知书达理的气质,与那些官宦家的小姐截然不同。而李氏也被黄知县的真诚和善良所感动,尽管知道两人身份悬殊,但还是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这段感情之中。
然而,他们的爱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当黄知县向父母提出要与李氏成亲时,遭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
父母认为,黄知县身为官宦子弟,婚姻大事应遵循门当户对的原则,与一个平民之女成亲,不仅有损家族的声誉,还会影响他的仕途发展。
但黄知县心意已决,他坚信爱情不应被门第和身份所束缚。
他多次与父母沟通,向他们讲述自己与李氏相识相知的过程,以及李氏的善良、聪慧和知书达理。
最终,父母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雾隐门当术士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苟在雾隐门当术士那些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