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司里,庞知县忙完手头的活之后便随即赶了过来,恰逢赵福生睡了回笼觉,便与她说起这一幕:
“县里百姓都在议论判官之事,有些寿命长的人,早年知道刘家的存在,也想起城中的传言,猜测这城隍鬼判官就是刘大官人。”
当年的刘家是万安县第一大户。
刘化成此人生平也算传奇:他自出生之时,其母便做过诡异的梦,梦见他身穿官袍,手持红册,游走于万安县街道之中。
这梦境一传扬开,当时便有人说刘化成生来不凡。
他曾做过京官,后遭贬谪还乡,却又将刘家经营得风声水起,使刘家富可敌国。
可惜好景不长,刘家又遭剧变,他变卖家产,修建了夫子庙及要饭胡同,最终大隐隐于世。
四十年前,刘家便逐渐淡出万安县人视野。
而在四十年后,随着昨夜‘城隍鬼判’的出现,曾经消失于众人记忆中的刘家又重新被万安县人记起。
赵福生听庞知县说完了前因后果,不由露出笑容。
“大人昨夜试过户籍名册之事了?”庞知县看她这模样,心中一喜,问了一声。
赵福生点头:
“试过了,以鬼的法则庇护人确实可行。”她说道:
“万安县数万口人上了鬼名册,不到寿数之时,刘化成无法勾魂索命。”
庞知县听闻这话,眼睛一亮:
“大人真是高瞻远瞩。”
他赞完后,又道:
“如此一来,万安县有判官神仙庇护,城中百姓也可安枕无忧。”
“只是——”庞知县说到这里,有些犹豫:“只是辛苦大人了。”
赵福生闻言便摇了摇头:
“世间万物自有其发展规则。”
确认了刘化成根据名册杀人,且名册上死者寿数还在厉鬼便受限于法则无法动手之后,赵福生打算熬过万安县这一动,未来的时间会将大汉朝的户籍做个收录,到时将现存百姓名字记入鬼名册中。
到了那个时候,鬼名册定会再度晋阶,刘化成的品阶也会一再提升。
且身为勾魂鬼判,民间百姓自会对它多加供奉。
如此一来,刘化成的实力强,却又受限于法则,会更好的保护民众。
“到了那时,我便不会将鬼神收回神位之内,而是会颁布法令,勒令各地镇魔司修建城隍庙,以便百姓祭拜鬼神。”
她说完这话,休养了一上午,总算拼凑了完整身躯的谢景升接话道:
“此法可行,这样一来,未来的镇魔司驭鬼者的存在便不是办鬼案,只需要引领百姓祭神即可。”
他意有所指:
“两代之后,若是天下太平,厉鬼不再大量复苏,兴许驭鬼者也最终会泯然于众人,成为时代的产物。”
谢景升这话一说完,庞知县心头一跳,本能的看向了赵福生。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镇魔司的存在必不可少,驭鬼者们是抵御厉鬼复苏的唯一力量; 可对于世间百姓而言,镇魔司就如同一条庞大的血蛭,匍匐在大汉朝的百姓身上,吸食这个国家、百姓的血液,且无人可以抑制。
许多穷困地方,闻镇魔司而色变。
宁愿受鬼祸而死,也绝不敢轻易报案。
四十多年前,即使是富到极点的刘家因为无头鬼祸而树倒猢狲散,若是一般大户、富户,沾到鬼祸也要完蛋,更别提穷苦人家——一旦鬼祸上报,不等厉鬼杀人,前来办案的镇魔司人便能将其全家吸干。
纵使当时人不死,待鬼祸之后,来年无米无钱,全家走投无路而或投井、或投缳上吊的比比皆是。
而这样的冤案、惨案结果不亚于鬼案,偏偏鬼案还能上报,镇魔司制造的惨案则投诉无门。
……
人人提起镇魔司而胆寒,却无人敢有异议。
庞知县对镇魔司的畏惧深入骨髓,谢景升敢说这样的话,他听在耳中却有种胆颤心惊之感。
好在赵福生并没有发怒的迹象,这让庞知县心下一松。
他突然想起赵福生的这种种手段,一个念头涌上他的心中:莫非这就是赵大人的目的不成?
“两代之内,大汉朝的百姓还要忍耐,但数十年后,总还有未来。”赵福生淡淡道:
“到时天下有鬼,但鬼少,驭鬼者也少,镇魔司如果还在,会落到普通人手上,到时便不会再出现上阳郡中,朱光岭以一人之力,制造了多县百姓死亡的大案。”
她对朱光岭一案始终耿耿于怀。
可惜她迟了一步,没能阻止朱光岭的手段,没能救下城中百姓,能做的只有收拾善后,令始作俑者成为鬼神,回馈庇护百姓,令后来者将来有不受镇魔司盘剥的机会。
不过赵福生毕竟是人非神。
在她活着时,因她力量、地位,这些颁布的法令自是有人维持,无人敢乱来。
若她死后,这些政策总会有人去想办法钻空子。
不过那时若她死了,这些事自留有后来者去烦恼,用不着她提前担忧、焦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异世封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异世封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