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做起事情总是要比后面的皇帝好做的,但是现在面对的问题同样很多。
比如他也很馋那么多的人才,但是现下的人才就是各种不同儒学门派的,也就医生多点。新人才后面都给什么待遇,以前一贯的科举生又给什么待遇?
大家也都看到西洋是怎么对待人才的,封爵、国葬,还有专利法,他们待遇差点人才肯定还是会选择科举,之前觉得这些以前政策都挺好,直接拿来用就好,现在仔细想想都觉得窒息。
朱元璋越想就越火大,刘协都是废帝了无所谓,他是真怕问出什么东西,让整个才建立的大明动荡。
一想想那句‘明朝,懂得都懂’,他就浑身难受,心里滋味简直了。
本来就想下西洋的朱棣对开海这事情毫无难度,也在琢磨怎么开设新的人才,他可也是看一些朝堂上的儒生不爽很久了。
本来他也还在纠结老爹设置的各种政策,但是转念一想,他都靖难了,还怕什么啊。
后世对能干实事的女皇都那么推崇,他们自己也对唐太宗那么推崇,可见还是实打实的政绩最重要。
还是修书的时候一并征召天下的奇人巧匠,拉到京城来想办法开个大学吧,永乐京城大学这名字就不错。
天幕一没朱厚照就知道是该上朝了,他的朝臣们一个个果然没人提后世的教育,只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盐政也没人出头说,也就只有王守仁这个愣头青说要把能工巧匠们召集起来,研究新的格物——科学。
但是被其他人拍下来了。
他们都是科举出身,哪能看着小子吃完饭摔碗。开了这个注重匠人的头,后面是不是连念什么书也要改了?
朝堂上朱厚照冷眼旁观,下了朝就自己在做小实验玩,然后自己去组合那些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把主播写的题自己换个形式来做,越做越开心。
朝臣们不允许朝廷弄,但估计一个个私下里都会让家里子孙学,怕是有一个出头的就会拉到皇帝面前来举荐了。
不过没关系,他也可以自己学,如果能自己钻研出比天上还要厉害的火器,朱厚照觉得哪怕手上的兵少点也不用再看大臣们的脸色了。
至于朱厚熜,熟记元素周期表和化合价后,也在沉迷配化学公式中。
当皇帝的好处就是什么材料都能拿得到,现在他自己搞得道房里面已经多出了很多瓶瓶罐罐,开始科学炼丹。
而康熙年间,废太子也在沉迷化学做实验,已经懒得管他的康熙也在想教育的事情。
他以前也不是没想过把西学引入教育,但是基本上就没人同意的,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现在看来,果然还是得改。但是怎么能不得罪这些读儒的汉人和各地学子达成目的,这是个更麻烦的事情。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