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土欺压华人不够,远隔重洋还能能在这边仗势欺人。
以小见大,不是他们也不把自己人和面子放在心里 ,亦或者是对方实力强大,后世还软弱无能,欺负到了本土他们也不敢出声。
无论是哪一种,都让能他的愤怒。
想到这层的不止他一个,所有人没想到,那样一个在他们看来繁华如梦的后世,一百多年前居然是这样的。
照片上那些留着长辫的男人都是码头工人,看着骨瘦如柴,两腮凹陷,是和他们大部分时候一样,那种长期处在饥饿、贫困之下的状态。
枪他们不认得,但是看着另一个做工人被拿长绳拴着,无言的愤怒在大家心头燃起。
统治者们想的是国家面子,百姓们是跨时空的感同身受。
[“参加反美示威罢课后,侯德榜被学校开除,但因为成绩优异,得以被保送到铁道学堂继续学习。
在铁道学堂学习期间,他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科技强大,明白目前自己学的,于国毫无助益。
于是放弃自己的安稳生活,1911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
1913年的考试上,总共10门功课,侯德榜全部都是满分。同年,他出现在了清华学堂第一批高等毕业生名单,被保送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
临走前,他和同学们来到西郊圆明园,看着被列强侵略者们毁之一炬的圆明园,满眼心酸。”
黑白照片上的倒塌石头看着就荒凉,而彩色视频里的白色砖石也没有好到哪儿去,蓝天下的石柱还有各种雕刻,依稀可以看见曾经的繁华。]
刘彻第一反应去看主播,对着这些灰白色的断壁残垣,她的神情也很静默。
这是头一次,他在主播这种后世安乐窝长出来的孩子眼睛里,看见了不应该有的屈辱和痛心。
京城西郊的园子,康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五年前,他把自己畅春园北一里许赐给四儿子的一座园林。
对侯德榜要去外国学这些化工什么的,习惯了外邦人来自己这边学习的大家都觉得有些怪异。
看自己人出国留学真的好怪,但勉强也能接受,毕竟这些科学真的很重要,他们也的确没有学堂夫子是教这个的。
人还活着,没想到就看到这样的家业败落景象,无论是康熙还是没争到皇位的几个阿哥,都有些震惊。
世上没有千世万世的王朝,他们想过清末的时候,最有可能的就是和明末一样,不少民族农民起义把清推翻了。
但,怎么会是那些远隔重洋的外邦人?
擅长揣摩人心的老八也第一反应去看主播。
见到她的表情,他脑子不停分析,从大航海的中国茶园,到被洋枪洋炮轰开国门。还有那些在洋人课堂里的大清孩子,被洋人用枪顶着的码头工人,现在这片皇家园林的断壁残垣。
对他们封建王朝不喜欢的话,看见这个园子主播也不应该会是这么痛心的场景。
毕竟这是皇家园林,主播又不和他们这些人共情,不可能会是为了大清心痛。
所以,到底是还有些什么?
[“191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
同年,侯德榜再入普拉特专科学院学习制革,次年获制革化学师文凭。
1918年又参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研究制革。
1919年获硕士学位。
1921年获博士学位,并在永利制碱公司任工程师。
他的心中理想是‘科学救国’和‘振兴民族工业’。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他知道:一个国家没有实力,要在这个强权横行的世界里谈平等,要别人尊重你,这是不可能的。”]
虽然不知道那些大学到底有多厉害,但大家知道了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什么学历,看着他学习的时间和取得的成就,也对他的勤奋聪明有了概念。
但是看见最后两句话,所有人都眉头紧皱。
“‘振兴中华’还能说是赶走清人,但‘救国’二字……”
提笔写下这几个字,张璁神色凝重。
哪怕是他觉得的现在的大明很多事情不变不行,也不会把自己的想法称作救国。
拿起前面抄录的纸张,他琢磨着时间,越想越不对。
“那个清,1912年就没了,应该是有了新朝廷了,怎么还要这么说?”
还有最后面那句话的,虽然道理是没错,但能让在外的学子这么想,可见那些外国人欺负本国工人不是个例,就是那些国家在欺压后人。
可‘没有实力’……哪怕是南宋,也不至于被这么形容。
越想,不少人眉头就皱得越紧。
视频上说的被欺负的不是清人,不是满人,而是华人、国人,他们的后人。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工业生产离不开的纯碱,全部依赖从外国进口,而列强垄断制碱产业,在基础原料上卡脖子。
在侯德榜即将学成回国之际,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爱国实业家范旭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