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是爱好文艺的亡国之君,但是李煜的名声是真的比赵佶好很多的。
瘦金体有名那是因为下面人拍马屁强推,李煜,以卷帛为笔的‘撮襟书’也很有名,只是存世的书法只有一副《入国知教帖》,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是无价之宝。
我个人比起瘦金体,还是更喜欢‘金错刀’的。
他被誉为千古词帝,好几首词也都是我们课本必背的,赵佶就一首没有。
宋人虽然一边政治正确骂他,但是私底下都是偷偷抄他的作品的。”】
嬴政、刘彻:又见到了后面皇帝的多样性,你们这些人这么喜欢搞创作,那就不要当皇帝啊!
嬴政开始庆幸,扶苏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后面那些个词宗、木匠之类的皇帝,每一个都让身为第一个皇帝的他恨不得换个称号。
李煜眼睛动了动,没想到自己这种荒废朝政的末代君主居然没被主播骂,有点受宠若惊。
不过无价之宝什么的,过誉了,都是他随手写的,不值一提。
喜欢金错刀是吧,要不,写点新作品送给主播?
李煜才进东京几天啊,也没出什么作品的时间,宋的官员们齐齐摇头,不吧,我们不至于吧。
原南唐的人觉得这很正常,以前在南唐的时候,李煜有什么作品,也是很快就能从宫伟传到外面,大家都爱传抄,宫女手上的原稿那更是人人想要。
而哲宗时期的宋朝官员们沉默了。
的确,喷李煜是他们大宋的政治正确,但是这家伙文采好那也是真的好,谁私下里写词的时候不看看他的作品呢,这个《入国知教帖》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李是大姓,就算是姓李,还是南唐后主,那也不一定就是他们李唐皇室的后代。
至少李渊一点都不希望是。
别管他艺术成就有多高,开国君主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不会治国会才艺的后代,想想都能血压瞬间飙高的那种。
有着时间和聪明劲儿,管管国家多好!
反正不是自己后代,爱好书法的李世民有点心痒痒,卷帛为笔,主播,别光说啊,能不能放出来看看啊。
艺术成就输给李煜什么的,赵煦毫不在意,他恨不得赵佶这家伙的艺术成就早点被人忘干净。
现在因为赵佶的事迹,宋的威信在地方简直低到可怕,东京都有不少人南迁了。
他给自己灌口茶,对着天幕发了一小篇文字。
大概意思就是:他,赵煦,现任皇帝,已经把赵佶开除宗籍赐死了,他自己争取好好活,也选好了其他备用继承人,赵佶一脉未来发生的事情绝无可能再发生。
现在朝廷已经在研究各种火器和科技,目标是保卫大宋,欢迎有抱负有才华的各种人前来东京。
虽然他考虑到所有百姓,写的都是大白话,但不少人怎么看都觉得有点熟悉。
嬴政:学我呢?
李斯:抄我呢?
赵匡胤舒服很多,这个赵煦不知道是赵光义多少代子孙,总算是个正经干活的皇帝。
但是又一看,赵佶是他弟弟,所以这压根都没多少时间金兵就要南下了是吗?
作为一次都没抽中的皇帝,李世民很嫉妒,他可以不要别的,但也很想用这种机会跟全大唐广播一下,他的长安也在建设各种学校,长安也很缺人。
十六号幸运观众,洪武朝的郎志明是岳王爷铁杆粉丝,他想了想,这么好机会,得帮偶像宣传一下。
于是也发了个小短文,说了下岳王爷、岳家军的事迹,还有这么一员猛将是怎么被南宋干下去的。
虽然离岳飞出生还有十年,但是没时间的北宋人记住了这个名字。
莫须有的罪名也给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是,装都不装一下的吗?
秦朝的将军们对比了一下,从未发现他们陛下是这么讲理磊落的好皇帝。
百家和各国贵族们也回忆了一下那些记忆中的荒唐国君,发现谁也没干过这个赵构干过的事情,难怪那个写《宋论》的王夫之恨不得岳飞自己造反。
赵煦也不懂那个已经不可能有的侄子是什么操作,人家愿意和你和谈就是因为怕岳飞,结果你真的无所谓,把人卸磨杀驴还卖了?
这以后大宋哪里还会有忠臣良将!
脑子一热,他差点气得倒了下去,好在旁边的宫人都已经熟练了,赶紧上来安抚他:说好的要好好活呢官家,您可不能出事啊!
百来年前的赵匡胤也没比赵煦好多少。
他自己就是武将出身,本以为赵光义那家伙重文轻武、将从中御已经够过分的了,没想到还后面还能有岳飞这出事。
深吸一口气,他让赵廷美去联络几个老部下,没事,就是大家喝酒叙旧。
为了收拾赵光义和他后人的烂摊子,他已经对酒都快过敏了,但没办法,咬咬牙,这酒还得继续喝。
十七号幸运观众江奉是朱厚照身边的小宫人,他看了眼对他点头的皇帝,鼓起勇气问道:“主播,那个万历皇帝的头骨……你们是开掘皇陵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