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皱眉:“如果因为土地私有化,富者贫者的土地、或者说生产资料差距越来越大,那几年前来,改朝换代又回到原点,没变过的制度,是否说明几千年来生产力都没到应有的达高峰?”
他更想问的,是‘是否改朝换代毫无意义’。
王守仁沉吟片刻,摇头反问:“按照主播她们历史书上的理论,既然这个制度是在明清达到巅峰,为什么明清都没有发生下一个阶段的变革,而是因为外力才被迫改变?”
为什么到达顶峰的制度,没有加速下一个阶段的变革?
三号幸运观众宋伯是齐地人,他有疑问,虽说东西方剧体情况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不过早前的时候,大家的国家里,的确都是有农民也有奴隶的,但是又没有了西边那种封建制度。
那这算是封建社会,还是奴隶社会?
【这个问题也让小小琢磨了一下,然后解释道:“还有一种说法,是奴隶社会的人分化为三类:奴隶主、奴隶和自由民。
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而不压迫剥削自由民。这是奴隶社会的特点。符合这个特点的是奴隶社会。
当奴隶主开始压迫剥削自由民的时候,意味着从奴隶社会演变为封建社会,奴隶主就具有两种身份:奴隶主和封建主。
如果要套的话,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算是封建社会了。”】
四号幸运观众桑弘羊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按照那个阶段论的划分,在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也是需要分工化生产与技术革新的。
技术革新他们知道,英国开启的工业革命。
结合这段时间关于西洋的各种纪录片,桑弘羊也发现在欧洲的封建君主们,也是和中原一样,在进行一个集权的过程。
无论是法国王室还是光荣革命后的英格兰,大家都在追求一个高效的,能调动更多资源的政权体系。
那作为从秦开始就一直集权的东方,制度上应该只先进不落后,为什么两千多年都没有发生一个差距悬殊的技术革新呢?
以李淳风的事迹为例,科学天才甚至也不少。
“到底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出被称为科学的体系呢?”
【小小看了看他眼熟的名字,顿了顿,:“这个问题,也是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
有个观点认为,这个锅是汉武帝和董仲舒一定要背的。”
敲响键盘,小小给还没整理出这套理论的西汉搜出董仲舒的思想理论。】
一晚上都在奋笔疾书的董仲舒:等会,和我有什么关系?
刘彻:不是都澄清了,我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
看完以大一统、天人感应、以德治国几个主要方向后,两人都沉默了。
董仲舒看看天幕,又看看自己存放的书卷,脸色惊惧交加,难以相信自己就这么改了儒学。
刘彻想了想,如果早前几次,董仲舒给他看的,就是你这种思想,那他除了‘天人感应’那套,其他的也不是不会采用。
秦汉的儒家学派们脑子思考片刻,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好他个董仲舒!敬鬼神而远之,他学儒学到去用神鬼谶纬之说?”
“天以阴阳五行化万物,人副天数,这是哪门子的儒学?”
人都活的好好的阴阳家:心情复杂。
但是你们也科学一点,我们阴阳家不讲谶纬那一套了,别烦,忙着学地理造大天文望远镜呢。
另外补充一句,你们儒家别不认了,后面宋明的理学,能追溯的源头居然这么早呢。
目前没这套东西,也没想好用什么思想的大秦,嬴政看着这一套东西,在想如果没有天幕,有人给他献了这套理论,他采纳的可能性。
东汉的张衡很能理解为什么千百年后,后人还会扯到孝武皇帝和董仲舒。
身为天文学家,他和其他同僚是怎么对待天象的,其他那些根本不懂天象的士大夫们又是怎么解释天象的,想想都让人眼前一黑。
【“对儒家学说而言,董仲舒可以说是继孔子、孟子、荀子之后的一座高峰,并深刻影响了我们现在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
给大家时间,看完董仲舒思想理论的内容后,小小才继续往下。
“有一种观点认为,董仲舒之后,儒家就转变为儒教,以‘礼’为名义,从社会关系到生活方式,全方位规范,把三纲五常这些思想深入到每个人的脑子里。
享有最多资源的儒生们,疯狂崇拜秦汉以后的绝对权力,对权力之外的世界毫无兴趣,所有的他们的思想哲学,每一次的发展变化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
极致的专制导致极致的迂腐,极致的迂腐导致无法前进的落后。”】
作为皇帝,刘彻可以理解,如果他选择了这套理论,那他看中的就是这套理论好统治大汉。稳定有好处,自然也有后果。
但这个锅他拒绝背。
他是为了适应大汉国情做的选择,后世的皇帝们自己不改,怎么能溯源溯到他头上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