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靠近沙漠,清楚这里只能走骆驼的边境人确实发现他们这里不怎么有猪。
但没见过猪,不代表就不知道猪。
想想后世那些白白肥肥的猪被放在沙漠里,一踩一脚坑,热到在沙漠里滚,越滚越热,怎么想都怎么滑稽。
只吃过羊肉,没怎么吃过猪头的李泰已经站在猪圈里,看了本土的黑毛猪。
收回自己对猪猪的期待,梦想是瓜王的他,决定在猪王改良猪种前,还是就吃羊肉好了。
猪的事情,就交给未来的大唐猪王吧!
顺带一提,他单方面宣布,这个地理老师就是自己最喜欢的高中老师。
小胖子也正经上过课,比较其他老师,这种讲课方式很让他中意。
巧了,他哥李承乾也很中意。
想想自己上个课要被各种先生左一句太子,右一句储君的规劝,在看看这么诙谐幽默的地理老师,小孩子的喜恶偏好瞬间就来了。
也有教育家梦想的老师们不太习惯这么轻松的课堂。
书院里,老师们也在一边学习地理知识,一边讨论这种教课方式。
有人觉得这也未免太不尊重知识了,好好上课吧,太轻松了学生怎么听课。
也有人觉得,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才好让学生去听课,这老师讲的就是让他都有兴趣学。
反对者一甩袖子,说那是因为后世全民教育,他们这里是缺学生还缺老师,上了学,学生就要专心学习,没得选的学生自己不认真,哪有怪老师讲的没意思的道理?
两种说辞都很有道理,山长最后决定,大家就各按自己的想法上课就是了。
不想改教学风格的就继续自己教,想变的也就自己变,一段时间好考试看看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
【地理老师圈出南亚,继续问道:“西亚不吃猪肉,原因是改变的气候不再适合猪的生长。
那南亚遍地都是牛,为什么这里的人不吃牛肉?”】
李泰抢答:“宗教因素。电影里那边人对牛一个个都可尊敬了。”
虽然他们大唐也很看重牛,无故宰杀耕牛都要判刑,但也没到对着牛行礼的地步。
新学校的课堂上,李泰的同窗反驳:“老师一开始就说了,都是气候问题!”
另一个同窗反问:“那这里的气候明明就适合牛的生长,为什么那么多的牛他们都不吃?”
两拨人的辩驳还没开始,地理老师的讲课知识点又来了,大家偃旗息鼓,先记笔记。
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单月降水量在所有气候类型里是最高的。
反应过来不对的人:“这雨季降水图里,它的降水都高出这么多了,那不是洪水泛滥了吗?”
洪水?
下过地的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这样也就解释的通了。
南亚地区广泛种植水稻,每年雨季洪水泛滥。
不同于本土北方地区的旱地。洪水退去后,泥泞的土地依靠人力无法拉动,只能依靠牛这种大型牲畜来犁地。
长此以往,牛在农业里的作用就逐渐提高了,就算今年粮食绝收,农人为了明年能够持续耕作,也不会选择杀牛,而是继续保留牛。
这也是他们当地社会和宗教里都认为牛无比神圣的原因。
经过地理老师一套拆解分析下来,根本原因都还是当地人类适应当地气候的生产生活。
往常,他们通常都是跟着主播做卷子做到哪里,幸运儿会根据这些卷子上看到的知识点再来找主播询问解答。
尽管主播尽力给他们找详细的答案解答或者一些分析更专业的资料,但整体而言他们从提问开始,获得的知识都比较碎片化。
地理老师复习第一堂课,就先通过吃肉这个话题,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复习一些地区自然环境,唤起同学们的地理思维方式。
古代的云学生虽然没有现代学生长期以来的这种思维方式,但在主播老师的引导下,也会去思考那边各类地理环境了。
就是他们不同时空和后世时空地理环境差异还是有点大,有时候还需要在二次转换一下。
同样也觉得这种地理思维和后世的历史思维都有共同之处,一直都在认真听课的刘彻停了笔。
他问自己周围的亲信们,怎么看待匈奴人不去草场资源丰富的欧洲,非要在东边死磕的事,用刚刚那个老师提到的地理思维来解题。
也就跟着听了十分钟,一节课都没听结束的大家:要不,陛下你好歹也都等我们听完呗?
刘彻大方的同意了,他也还要听课呢。
于是等地理老师又分析讲解了地理思维、理科思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后,下课铃一响,刘彻就催着这些人交作业了。
饱含其他人期待眼神的卫青试着先解答一些。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中原地区有了共同抵御灾害的需求,选择了联合,那草原民族也有共同生存的需求,选择联合。
草原联合在一起,能养活的人口和牲口多了,现有的草场消耗就大了,他们就必须再去发掘新的草场,或者别的新资源来养活自己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