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以前都是贵族政治,他们都是直接拿的,不算贪污。
我们常说的第一贪官和珅,和大人贪要是两辈子都努力贪污,应该勉强能贪到魏晋谢家人的拥有的财富。”
刘彻感觉自己好像被diss了,但是又没法反驳,行贿受贿在他这时候是很普遍的事,这可大可小,就看皇帝愿不愿意管,真要治罪他姑姑馆陶公主都不知道一辈子收了别人多少钱。
他这时候还好一些,毕竟没有什么太根深蒂固的豪强,他还能动一动;邓绥的东汉时期才是地方豪强把控,人家都是直接伸手拿的。
两个唐和武周时期,还在平衡世家李治嘴角一抽,今天没犯头风也有点头疼了。
就看看剧里面那些个江南织造局和地方官员的贪污享受,李治可以笃定,除了他们吃的用的更好点,其他的奢侈享受,他贪一辈子也不一定比得上那些世家。
唐朝皇帝的他很有发言权,有些在他们大唐其实问题不大的事,在未来的王朝都是很大的事。
他们这时候,某个地方节度使挪用公款做些什么,基本上朝廷就是睁只眼闭只眼训斥一番,可见一斑。
但是到了后世大明,那就是直接抄家问罪的,不同时空的律法的差异,导致他看海瑞每次念大明律都看得很稀奇。
实话说,李治是有点羡慕的,他的大唐各种世家姻亲错综复杂,他是真抄不了几个人的家,就算是今天杀了这个姓崔的,也顶多杀他和身边几个,杀不了整个姓崔的。
但是小小也得说个实话:“宋朝是养官养的太狠,明清是公认做官被剥的太狠,一年到头工资没多少还得倒贴钱,没干好什么轻则降职革职,重的自己和一家人都没命了。
郑泌昌被审时候说他还得贴钱养衙门,这也是在明清的普遍现象。
官府衣帽费、交通费、地方衙门行政管理费,这些都要官员自己负责,让人家贴钱给你们朱家工作,这再有信念感的正常人时间久了也要贪的。
不额外搞钱的话,别说家里了,是真的衙门都养不起。”
明清以前的官员怀疑自己听错了,官服的费用,和地方衙门的钱,这也是要官员自己出的?
汉唐的官员想了一下,这些钱要是他们的话,出倒是出的起,反正他们要么家里不缺钱,要么有的是合法方式能在弄回来。
但是明清那些个,就比如海瑞,家里本身就没什么钱,给母亲过生日也就是多花点钱买点肉罢了,是真的一点都不奢侈,清贫的看得人佩服。
这么点俸禄,他本来就过得在汉唐宋的官员眼里够寒酸了,居然还要管手下官员的俸禄?
小小停了下,继续道:“可一边官员穷,一边姓朱的宗室肥得流油,这凭什么。
大清八旗后面再烂,也总是能出几个做事的人,人家也是要给大清干活的,你们也不让宗室干活,就干养着他们。
明末朱家被起义军基本屠戮殆尽,每到一地,先杀朱氏子孙。我们后人是在你们眼里温室长大的,看福王被做成菜也都觉得活该,这就是孽力回馈。”
姓朱的皇帝和宗室们无话可说,想想以后朱姓子孙被起义军一个个杀,甚至各种花式死法,他们都头皮发麻。
被骂到的朱元璋又想去揍儿子了,他可是记得,好像就是因为朱棣藩王造反上位,对后面藩王待遇更好了。
他没有问主播讨要方法,主播也就才考完试而已,这种事情问她没有用。
他才是生活在大明的人,最应该清楚,也必须清楚他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合理的,合适大明的政策。
幸运儿李治有其他的问题:“那个挂着北镇抚司牌子的,都是什么人?”
郑泌昌那么油滑的官员,见了朱七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吓的冷汗直冒,这太稀奇了。
李治能猜出点这个北镇抚司的任务,但猜肯定是猜不出全套的。
小小找了资料给他们看。
朱七他们都是明朝的锦衣卫,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把锦衣卫分成南北两个镇抚司。
南镇抚司的职能是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文书等;而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刑部等机构。
唐朝的皇帝对明朝的政治还是不太了解,看完的李治一顿,完全没想到明朝会弄出这么不受朝廷审查监管,没责任但权力无限的部门。
北镇抚司手里有权有人,能把除了皇帝以外的所有官员都抓起来,完完全全就是皇帝手下的鹰犬。
官员是应该被适当监管,但御史如果做不了这个可以再想想其他的新部门,而不是被这样的鹰犬看着。
哪怕是李治,都觉得不能对官员苛刻到这个地步,对官员任意责罚打杀。
大宋的官员都看傻了,他们就是指着皇帝骂,也顶多是被贬到天南地北去,不会在朝廷丢命。
顶多是去了外地水土不服病死而已,二者性质不太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