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他那不是不乐意儿子接近李渊旧部,只是单纯的在这件事上膈应,但是又爱儿子不忍心阻止而已。
已经百分百猜到原因的小白低头,嘴角的狂笑停不下来。
他真的很想看看,当九五第一次初见的时候,是不是其他人也都在周围暗搓搓吃瓜,然后发现这瓜是真的后,那个满足或者别扭的微妙心情一定很好玩。
老师也笑了:“这个原因李渊也没有写,但他就是知道,因为立场原因的可能性很大。
在李渊的回忆录里,记载了大唐开始发力科学的一个有趣故事。
李承乾逃了东宫的课,跑去大唐科学院去蹭李淳风的风力课,被老师告到李世民那里,等李世民一问,怎么都不说自己怎么溜出去了,也不说他哪来的大唐科学院校服能混进去。
后来才发现,校服是李泰的,他太胖了,校服改一改李承乾就能穿。
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我们能看的出来当时大唐科学院管理之严格,没有校服都不能进;也能看到李淳风的课在当时多有名气,座无虚席,大唐崽子进去都没位置,坐地板上听的;还能看出来李泰的胖,以及他和李承乾的关系好。”
小白心想,李武爱情都能是自由恋爱家长牵线了,李承乾李泰这俩兄弟能关系很好也不奇怪了。
毕竟这俩现在一个沉迷种田,一个沉迷物理学,都不愿意要皇位的哥俩,显然都想把皇位丢给李治。
至于大唐科学院的李淳风,这已经是最不魔幻,甚至十分合理的,这本来就是个牛人嘛。
真想看看李承乾放狠话说这太子爱谁当谁当时候,李世民当时表情,肯定有趣;不过这样一来,没人抢的皇位,李治这坐上了的成就感好高吗,他又是什么想法啊?
教授:“在李渊的回忆录里,从他记载的瓜王李泰的故事,我们能清楚看到大唐农学的发展脉络。
贞观二年就开始筹备大唐科学院,大唐医学院和大唐农学院,贞观三年正式开始上课招生,九岁的李泰作为皇子主动去了农学院,除了天天扎根土地,科学院的课他也经常去听。
李泰体胖,爱美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瓜情有独钟。那时候大唐都是吃香瓜比较多的,西瓜只有很少从西亚传来的,个头小还不甜。
在大唐发展思路,带来了越来越多种子的时候,李泰也拿着这些种子培育不同的西瓜。他拉的团队,花了十年的时间,培育出了特别好吃的香瓜,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培育出了我们现在吃的红壤西瓜雏形。
李泰的一生,就是在和瓜做奋斗,他培育出来的香瓜、西瓜一直流传到了现在,现在每年评选瓜王,评选出来的头名我们都是叫‘魏王瓜’。”
原来是这么个瓜王,小白还以为是永远奔走在看热闹第一线的那个意思呢,感情是真吃瓜。
但还是听着很魔幻啊,历史着名胖子,在文科上公认聪敏绝伦的小天才,沉迷种瓜,还真给他种成了一代瓜王。
李泰还不是离谱的,后面老师讲的更离谱。
有大唐第一化学家、医学家、药学家、道学家,学生无数建立起大唐医学基础的孙思邈。
有大唐第一科学家、风力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易学家,大唐科学院最开始靠他一个人身兼数科的牛人李淳风。
还有更多来到长安,少说也跨了两个领域各种科学家。
靠着这些牛人,大唐愣是发展起了基础科学,天文气象拉满指导生产,农业拉满指导生产,化学做肥料,物理学帮助修房子,改进武器,医学提升支援军队。
除此之外,这些全新的知识对外大规模招生,走的是选拔模式,朝廷出现学费超低,但每年考试,跟不上就走,不要你全科都优秀,只每一个单科都要人才中的人才。
一切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科学研究态度,让整个大唐都处于对内升级发展,对外打击邻居,大唐军队能护着丝路护到中亚的地步,这期间东西方的丝路的贸易往来达到了历史之最。
好夸张的大唐护送队,帅的小白都听呆了。
他拿出手机一搜大唐历史,曾经还让人遗憾的战斗,现在李二还活着,就把周边横踢竖卷全收拾了,这个世界依然还有武则天登基,但是没有改国号了。
大唐对版图的扩张还是克制,但是到了那里都会在哪里埋个碑,刻上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然后地上立一个,地底深埋一个,以保证告诉后世子孙到底大唐版图到了哪里。
都不用去和网友交流,小白就知道肯定这个世界大唐风评更上一层楼。
秦汉都太远了,但是靠着诸子百家和神秘秦皇陵,大秦算是能成为那个世界永恒的秘密和白月光;汉朝不必说,硬杠外面的人就一定会提到,骄傲中的骄傲。
事实上确实如此,因为大唐军事经济文化所能辐射到的地方,现在都能考古到大唐的文物,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里也有大唐遗留的痕迹,天方夜谭里多了不少关于大唐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