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再拜曰:“允哉,敢不受天之诏命乎!昔吾祖太公,尝言后有圣人适此,以兴吾国。子当应此。吾太公望子久矣!”
遂尊号曰太公望,劝以登车,并请其眷属,载于后,与之俱归。时壬申秋九月也。
西伯自得太公望,起第居之。常留宫中。与论盈虚治乱,国务大礼。
有潘正者,似忠信廉洁而无其实,国中皆悦之,称为愿人。
太公察之,曰:“正,所为德之贼也。”遂执而诛之,由是民务实行,而无饰诈者。
一日,太公退朝,见一人乘小车而过,乃前所遇之老子。
太公下车相见,老子摇手,令勿出声。
同升车至第,设上座拜问。
老子曰:“观风西岐,自号支邑先生。”
西伯欲以为大夫,坚辞之。
命为守藏史,此文章典籍之司,有补于道,故就之。
尚曰:“吾师虽不主于通显,而亦不可太屈。”
老子曰:“守藏清闲散诞,其职易称,故暂居几时。子如彰之,是速我行耳。”尚不敢强,然有大事必往咨之。
闳夭、散宜生、南宫适皆从太公学方术,问西伯何如君,太公曰:“圣之本,贤之枝,仁孝之英华,光大之果实也。”自是三子益倾心。
西伯知其勤劳,每与太公等礼相待,号曰四友。
崇侯虎倚宠残虐,太公曰:“崇可伐矣!”
国界丰、镐二水,是通东道之地,操中土之枢。
癸酉春,发兵伐崇,崇人溃。虏虎斩之,释其子彪以延祀。
太公曰:“宜作邑于丰。”
西伯遂令作丰邑,秋九月告成,自岐迁都于此。
明祀,太公复劝营邑于镐。
丙子冬,西伯欲营一台于丰,以望氛祲。
方经度营表,民皆来助,不日成之。
台下为囿,方七十里,凿一沼于囿。
掘地得死人骨,西伯命加以衣棺,更葬之。
吏曰:“此无主矣!”
伯曰:“有国者为一国之主。”
天下闻之,曰:“西伯泽及枯骨,况生民乎!”
时有丹凤鸣于岐山。
天柱有一兽,白虎而黑文,尾长于身,不食生虫,游于山下。
散宜生曰:“此仁兽也,名驺虞,仁君出乃见。”
史佚因作虎书以纪瑞。
西伯令子旦为政于国中,子奭宣布于诸侯,德教化行。
天下归周者,荆、梁、雍、豫、徐、扬六州,惟青、兖、冀三州尚属殷纣。
西伯仍率诸侯以朝商。
丁丑夏,太公曰:“君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西伯即发仓廪以赈贫穷。
是秋,太姒梦商之庭产棘,子发取周庭之梓,封于阙,梓化为松、柏、柞、棫。
寤以告西伯,西伯命发占之宗庙,大吉,群臣拜贺,发有德色。
西伯曰:“尔何梦耶?”
戊寅冬,西伯寝疾,召太公,子发曰:“呜呼!天将弃予,予欲师至遒之言,明传子孙。”
太公曰:“若何而用?”
西伯曰:“先圣之言,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
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健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必以义胜欲,以敬胜怠,乃为吉也……”
言未终,西伯讶曰:“此赤雀丹书之语,子何符之?”
太公曰:“偶相合,何足异也!”
西伯知其决非凡品,乃命太子发奉事太公,当师之、尚之、父之。又嘱曰:“殷王虽无道,然吾家,世事之,必当敬守其职,并教以太公之语,载在铭府,发拜受。”
起五日,伯见一童子自空而下,口称:“先生期我百岁来会,今其时矣!”
西伯恍如旧交,省曰:“子非吾弟子姜若春乎!在大宛时,授汝制命九方,曾合服否?”
童子曰:“服竟,经二百岁转少。南来遇老彭,以师礼待我,乃授其方三首。带数丸于此,先生试尝之。”呈一丸于榻前。
西伯拈噙于口,顿觉身体翕翕飞动。若春亦嚼一丸飞去。
西伯问左右:“曾见否?”惟小内侍见之。
西伯遍召叮咛:“迟葬我十霜,终能解去。”言罢,奄然而逝。
己卯夏,遵贵命权厝。
明祀庚辰,发嗣立为西伯。
生得骈齿剔眉,刚强果决。
尊太公为师尚父。
西伯发与弟旦、奭、高相洽,而旦孝弟忠信,立为辅,以奭为佐。
太公以黎侯不道,遂率命征之。辛巳,南宫适为将,率师戡黎,破其郛郭。
邗侯来援,适提胜兵击之,获邗及黎二君。迁邗侯于瞿,免黎侯归国自省。
殷贤臣祖伊,奔告于王。
王曰:“我生命在天,是何能为!”伊挈家避于巢东。
纣有佞臣雷开进谀言,赐金玉而封之。
傍淇水,起一高楼,名摘星楼,与妲己游宴其上。
斮朝涉以辨骨髓,刳孕妇以验男女。
民惧其残虐,弃殷归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教同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教同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