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六,正德帝以即位,遣使臣各赍诏告即位敕赐其国王及妃其纻丝表里妆花绒锦有差。其中太子少师兼太子少傅、锦衣卫都指挥使、五军断事官、东阁大学士郑直为正使,御用监太监金辅、检讨程敬为副使往朝鲜国;修撰伦文叙为正使户科给事中张弘至为副使往安南国。
按照制度,因出使各国者多为翰林词臣、给事中、行人等七品官。按《大明会典》常规服饰制度,他们只能穿着鸂鶒(xī chì)’补子的青袍。这在礼仪上难以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严。可使臣在外代表的是皇帝,于是‘借服’制度大行其道。所赐的服装并非普通的官服,而是“赐服”,即皇帝特赐的、品级高于其本职的冠服。赐予高品级服色,是皇帝的延伸和恩宠的体现,意在向藩属国展示明朝的富庶与气度,同时强调使臣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的特授,而非其本身官阶。
麒麟服作为公、侯、伯及一品大员常赐,正使获赐此服的情况非常普遍。可是一众使臣之中,正德帝却赐给郑直的是蟒袍一袭,玉带一束。玉带为一品常系服色,大臣品未及而特赐者许系。远的不讲,李东阳和谢迁都是如此。至于蟒袍,弘治十六年弘治帝首开赐阁臣蟒袍先例,所以也不足为奇。可如今郑直处于风口浪尖,正德帝此举,不由让奉天门外群臣侧目,耐人寻味。
“郑师傅此去朝鲜,多多珍重。”正德帝相信他的良苦用心,郑直应该能够体会,
一早喝了十七奶奶领着一众姬妾送的壮行酒,正热血沸腾的郑直手捧平放于托盘上的诏书和蟒袍玉带,躬身道“臣奉诏,也请陛下勿念臣。用心功课,待亲政之后,一展抱负。”
‘师傅’二字让郑直诚惶诚恐,虽然他晓得这源自‘太子少师兼太子少傅’,却依旧有些不安。毕竟正德帝前后不一,在郑直这里,还不如刘健有信用。
正德帝一听郑直的回复,就晓得对方还是不懂他的意思。不过并没有因此不满,毕竟这不是对方的错,也不是他的错,而是刘健的错。
得知了刘健等人的险恶用心,正德帝就后悔放郑直走了。奈何君无戏言,这才想到了派郑直去朝鲜赍诏。很简单,巡边辽东需要至少八个月,若是遇到诸事迁延日久,经年累月也不足为奇。可是去朝鲜,前后三个月足矣。待对方入境大明之后,按照惯例需要上题本陈述经过。那时候正德帝就可以找借口让郑直回来了,一来一回,也许半年都不用。
李荣扬声道“使臣辞君。”
郑直与金辅、程敬等人立刻躬身行礼,然后在礼仪司的宣赞声中,出午门,与等在此处的使团成员汇合。
“卑职大汉将军营把总张荣拜见中堂。”随行的护卫把总早早地就让手下的一众大汉将军列队恭候。瞅见郑直等人奉诏而出,立刻迎了过来。因为是皇城,所以没有行全礼。
目下不是谈话的地方,郑直只是点点头“张把总,启程。”
张荣应了一声,立刻对着一众大汉将军道“启程。”
行人司行人吉时将一切看在眼里,没有吭声。在迎过来的亲随帮扶下,上马。原本这趟差使不用他的,可因为正使是郑中堂,所以才被选中,目的自然是为了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
与吉时怀有同样目的的可不止一二人,比如通政司四夷馆大通事,锦衣卫指挥使杨琮,也受命同行。
虽然如今国库空虚,可赍诏告即位事关皇明体面,故而这次使团规模庞大。
相较于一旁要去安南的伦文叙使团,前往郑直的使团规模更加庞大,有近四百人。除了大大小小的头目五十四人;六十名长行吹手;二十名持钺;二百人夫外;还有五十六大汉将军供护卫差遣。
郑直这次没有带御赐的护卫,昨个儿他见王岳,原本有意辞了,可被对方劝住了。理由很简单,也很冠冕堂皇,保国公之流余毒未清。可是通过今个儿的情形来看,郑直大概懂了,这会正德帝是想要将他收为己用。若是此时辞了这些,陛下会多想的。
如今的局面,只要郑直没事,京师的郑家就没事。如此,他只好将护卫留下来交给朱千户管带。没错,这次朱千户又被留了下来,与刘六一同看家护院。
郑直这次虽然只带了刘三,田文胜,朱小旗,田震,万镗五个人,却报了十几个人名去锦衣卫经历司做参随,其中甚至还有郑彪。刘仲淮会在国丧之后,护送十三姐南下。而朱总旗则要守在范子平胡同,保护宋二姐。
至于贺五十……老家伙还是在家生……老贼奸滑的很。郑直瞅了眼不远处坐在车上啃饽饽的贺五十,有些无语。这一阵对方压根不在郑直跟前多嘴。以至于他误以为贺五十怂了,也就没有安排。不成想,今个儿又混进了队伍里。
鸣炮之后,六十人的长行吹手,告牌手先行而出,然后是二十人手持节钺捧跟进,五十六名大汉将军组成的骑从罗将为前导,然后是天使行次,数十骑簇拥着郑直鱼贯而出。近百抬杠骡马在二百人夫牵引之下缀在队尾,气势汹汹。以至于不知道的,还误以为这是朝廷要去哪里征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