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何阻止,能不能阻止这些反贼?郑直不在乎。因为成与不成,都无关要紧。成了固然对郑直没有好处,可是不成对他同样也没有坏处,只要旗帜鲜明的和反贼划清界限,他回去就有了交代。至于郑直会不会死在这次兵祸之中?呵呵!任士洪这么多日来委曲求全难道怕的是他郑行俭?
此刻郑直突然记起了去年被他做法时提到的,云南三堂联名保举黔国公袭爵那句‘滇人知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侯之恐为所轻’。突然醒悟,滇人哪是怕黔国公,而是怕对方代表的大明。没了大明的黔国公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土司,而没了大明的郑中堂又是啥呢?
干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你家大王有错咋了?你们应该死荐,自个死了不起作用,不是还有九族吗?九族不够,再想想,凑个十族、十五族啥的。拢归是忠臣就死给李忄隆看啊!咋能擅自废立呢?这岂是人臣所为。
因为距离出发的时候已经很近了,故而金辅等人很快便联袂而来。郑直也不拖沓,将洪景舟刚刚的话,还有他准备带领使团平贼的决定,一股脑讲了出来“如今看来,必然是有祸乱。虽然情况未明,却也可以通过那个洪佥正可知。再咋废物,这国王也该有些死忠,他肯定死不了,不是跑了,就是被软禁了。国王的兄弟那个晋城大君要么成了傀儡,要么就是他参与其中。他们国内还不稳,反贼想要从俺们这里获得大义,国王在全国的力量仍然很庞大。”
“中堂的意思是,俺们把国主救出来?”杨琮看众人默不吭声,顾不得尊卑忙问。只是看看郑直等人看他的目光,尴尬的说“戏言而已。”
“为啥不成?”郑直平静的看向南方“班定远可以做的,俺们等做不得吗?”
“望中堂三思。”吉时善于钻营的,故而最是审时度势。晓得再不开口,就会被郑直带着一起死。整理袍袖,长揖道“下官非不忧心藩邦乱局。然《春秋》有云‘大夫无遂事’,吾等奉旨赉诏,若擅预他国废立,恐损天朝超然之位。”
“咱家在宫里四十载,见得多了。永乐爷遣使安南,反被黎氏构陷;正统年间琉球之变,涉事镇抚使皆贬谪戍边。俺们若沾了藩邦家务事,回京怕不被科道官参个‘擅启边衅’。”金辅眼观鼻,直到郑直看向他,才轻叹“这旮旯角的一滩浑水,何苦湿了天朝靴袜?”
吉时击掌附和“金大监明鉴!不若将此间之事一一记录,待回朝之后,送至通政司,吾等……”
“糊涂!《皇明祖训》明载‘天子抚藩’,岂有坐视寡弑之理?”郑直以手击案,打断吉时的话“《大明会典》亦载‘藩国有乱,使臣当宣圣天子威德’。尔等读圣贤书,不知‘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乎?”
“吉帮办既中进士,当知《论语》‘见义不为无勇也’。”程敬见此,扬声斥责,跟着看向金辅“金大监既食皇粮,该记得内书堂教习的‘阉寺亦须守节’。
他是个老赌棍,却也晓得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同样不赞同参与其中。可是既然郑直决定了,那么就一头栽进去好了。事到如今,他已经与郑直捆在一起,对方若是没着落,自个也别想好。故而程敬也就不顾这段日子与吉时和金辅,尤其是金辅之间的亲近,张嘴便咬。
吉时尴尬道“岂敢!《大明会典》明载‘使臣不预属国内争’……”
“会典同载‘使臣当宣教化’!藩王若真失道,吾等坐视岂非纵恶?”程敬冷笑“若洪某诬君,吾等默许岂同帮凶?”
金辅稽首“中堂忠义,然则……”
“好个‘忠义’!金大监可记得出使前跪接的圣谕?‘抚藩字小,天子德泽’八字被狗啃了么?”郑直同样打断对方的话,没法子,外人不晓得,使团诸位哪个不清楚如今的郑中堂是尊朝不保夕的泥菩萨,谁怕。故而他只能用粗暴的法子,以势压人,同时戳破二人心思。果然,人心不齐,果然吉时和金辅是两个祸害“内书堂教尔等‘奴婢不得干政’,倒学会里外推诿了?”
“非是不忠,实为避嫌。”吉时顾不得体统,索性也图穷匕首见,躬身长揖“目下一切,都是……中堂一家之言,若本无事,岂不是堕了朝廷威信?”
是的,吉时之前讲的都是搪塞之言,因为他压根都不信,毕竟没有一个老吉时在梦里提点。此刻吉时反而认为这是郑直开始动手了,想要裹挟众人去造反。事后只要他们都死了,那么究竟咋回事还不是勇武过人的郑直自说自话。如同去年的太常寺博士陈九川般,在虞台岭究竟发生了啥谁又晓得呢?莫忘了,都察院当时很多针对郑直的弹文,都是依据此人之前送回的书信所得。
一旁的孙环、张荣和杨琮始终不发一言。孙环虽然抱着一条路走到黑的想法,却也不看好郑直的决定。只是久经宦海的他也懂,旁人都可以躲,偏偏中堂避无可避。张荣一根烟接一根烟的在抽,倒不是他怕了,而是感觉要发财了,至于咋发财听中堂的就好。而他旁边的杨琮则恨不得钻进地缝里,生怕旁人瞅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20xs.org)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