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深深吸了口气后,回答道:“确实比之前要好很多呢,喝完这碗热汤后,感觉全身都暖洋洋的。姐姐,还未请教您尊姓大名呢?”
“我叫陈三两。”陈三两轻声回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家中还有一个与你年岁相仿的弟弟,唤作李凤鸣,只是多年未曾相见矣。”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眼前少年身上,继续追问:“不知小郎君如何称呼?又因何缘故倒卧于这富春院门之前呢?”
少年轻轻咬了咬嘴唇,似是在回忆那段痛苦的往事,过了好一会才开口说道:“我名唤陈奎,本是山西人士。家乡遭逢大旱之灾,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双亲与幼弟皆未能幸免于难,独余我一人逃至此处,却不想力竭昏倒在此地。”说完,他低下头去,肩膀微微颤抖着。
陈三两静静地听着陈奎讲述自己的凄惨经历,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待得陈奎话音落下,她凝视着陈奎那消瘦的身形以及眼眸中满含希冀之光,暗下决心定要施以援手相助。于是轻声询问道:“陈奎啊,你可愿留在此处,随我一同念书习字?”
陈奎闻得此言,双眸之中顿时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他急忙用力点了点头,声音略微有些发颤地答道:“多谢姐姐垂怜!小弟心向往之久矣,只恨家贫无力供学。若蒙姐姐不弃收容并悉心教导,奎愿拜姐姐为师,必当勤学不辍!”说罢,便欲跪地叩头行拜师之礼。
陈三两嘴角微扬,轻声说道:“如此甚好,你且安心留于此处吧。吾自会吩咐婢女为汝备下些许衣裳及日常所需之物,汝可先行调养数日。待身子无恙后,吾将传授于汝习字念书之法。”
陈奎闻言,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颔首应道:“多谢姑娘大恩!小人必当铭记在心!”言罢,遂在富春院内安顿下来,随陈三两潜心修习。
陈三两悉心教导,不仅授其认字书写之道,更传以立身为人、待人接物之理与处世之智。陈奎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不久即已通晓基本之文化学识,进而涉猎诸多经典名篇。
然陈奎于富春院之生涯实非顺遂无阻。老鸨对此子之来临殊不待见,视之为负担。陈三两无奈只得暗地赐予老鸨些许银钱,方得其勉强应允陈奎暂居此间。即便如此,老鸨仍不时对陈奎冷言冷语,讥诮嘲讽,令其倍感不适。
陈三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决定要帮助陈奎改变命运,让他能够走出富春院,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她开始更加努力地教授陈奎知识,希望他能够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奎在陈三两的悉心教导下,不仅文化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还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志向。他心怀感恩之情,对陈三两充满了敬仰和感激。
在富春院的那些日子里,陈三两和陈奎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梦想。
陈三两在富春院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她每日除了打理院中的事务,便是悉心教导陈奎读书识字。陈奎聪明好学,进步神速,让陈三两倍感欣慰。然而,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
在那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灿烂的阳光洒落在富春院外繁华喧嚣的街道上,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陈三两悠然自得地坐在院中光滑的石凳上,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一本泛黄的古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忽然间,一阵嘈杂的喧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传入了她敏锐的耳中。她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投向院门处,只见一名身着锦衣华服、风度翩翩的少年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院子。他的身后紧跟着几位神情恭敬的随从,更衬得这位少年器宇轩昂、与众不同。
少年径直走到陈三两跟前,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言辞恳切地道:“在下王子明,早已听闻陈姐姐才华横溢、声名远扬,今日特来登门拜访,恳请姐姐收我为徒,不吝赐教,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陈三两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位眉清目秀、气质出众的少年,心中暗自惊叹。她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回应道:“公子过奖了,小女子不过略通文墨而已,实在担不起如此赞誉。然而,既然公子心怀诚意前来求学问道,我定当竭尽全力,将所学倾囊相授,以助公子一臂之力。”
王子明听后喜出望外,赶忙再度躬身行礼,表示感激之情:“多谢姐姐慷慨应允!”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自那日起,王子明摇身一变,竟成了陈三两膝下的二弟子。自此,他终日与陈奎相伴左右,随师习文练字、钻研经史子集。陈三两对两位爱徒并未偏袒任何一方,皆倾尽心力、谆谆善诱,令其获益良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王子明与陈奎在恩师的悉心栽培之下,学识日益渊博精深。他俩性情相投,志趣相合,须臾间已成莫逆之交。每逢夜色深沉,华灯初上之际,于富春院内那灯火朦胧之地,常闻得二人窃窃私语之声,其间谈论着人生抱负,好不畅快淋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