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宣宁对曲某人的身家,尤其是名下持有和投资的产业,基本掌握的七七八八。
但即便知道,真正旁听曲大老板给手下核心管理团队分派任务,顺带着盘家底时,依旧心里震撼的够呛。
默默的估算了一番,不算沧浪的股份,资产也肯定过百亿港币了。
如果再算上老美、戴英,还有沙巴州那些他并不了解的投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没见管理,怎么就能赚出那么大的家业呢?
还搞什么信托,直接套现存银行里吃利息……不对,臭小子自己就有银行。
哎呀~莫名的就很酸……
还有,就这么明晃晃的让他旁听,甚至当着他的面,把荣志坚和赵小军标定为他的自己人。
这这这……这合规矩吗?
但要说不合规矩,这是摆明了告诉他,通过谁能够打探到“情报”。
要说不合规,荣大少有点管不着,禁止赵小军掺和……等于掐断大屿山的消息来源。
更特娘让人恼火又无奈的是,不给股份,而是列入信托基金的受益人。
这……
国内现行的规矩是,个人在与外资合作中获得的收益,都是要“充公”的。
比如京城汽车厂搬去塘沽,跟津港汽车厂合并为京津汽车厂后,与老美AMC汽车公司达成合作。
合约中的一项为,双方管理层同工同酬。
比如,双方在工厂中的最高负责人,薪酬都是十万美元每年。但AMC公司派出的负责人,是实打实的把年薪揣进了兜里。
而京津汽车厂的负责人……只是以工资的名义,从公司账目上支取美元。至于实际工资……不过是副厅级干部的薪资待遇,也就是福利能稍微好一点罢了。
梅老二也是一样的。
沧浪的工资虽然落在他的账户里,但账户是公户。他在港岛活动时的花费,全都需要打报告核销。
尽管核销范围和手续比较宽泛和简单,但毕竟不是花真正属于他的钱。
至于未来沧浪开始盈利后的股份分成……想屁吃呢?
股份只是放在他的名下,是他的吗?
信托就不一样了,相当于锁进了保险箱,还是外人根本伸不上手的保险箱。了不得只能对每年派分的收益伸手,本股谁也别想碰……
晚餐后蹭曲某人的车往公寓走时,梅宣宁心里感慨万千,嘴上嫌弃:“脱裤子放屁……把好好的股份拆的七零八散,也不知道防哪个。”
“那就要问问世界上所有资本家族、商业巨头和金融大佬了。大家为什么都这么搞,是防哪个呢。”
“哼~”梅宣宁打鼻子里哼了一声。
“你也一样。”曲卓嫌弃中透着不满:“等你从沧浪抽身后,名下那百分之五我会分成两份。百分之三投进商业信托,百分之二投进慈善信托。收益给梅弘和小静静。”
“……”
梅宣宁下意识想拒绝,但话有点难出口。
就在他坚定信念,准备咬牙拒绝时,听某人继续说:“你是个能经得住考验的。我是怕俩孩子,未来在钱财上栽跟头。老子英雄好汉,儿孙狗屎叻色的事,太多了。”
“……”
梅宣宁已经到了嗓子眼的话,到底没说出来……空吧嗒了下嘴。
正有点欣慰,又有些感慨和尴尬呢。就听某人继续说:“最近没重要的事吧?”
“哪方面?”梅宣宁以为问得是京里即将发生的事,选择装糊涂。
“没重要的事,过两天我要出趟门。可能通讯不大方便。”
“去哪?”梅宣宁随口问。
“沙巴州…拆船厂。”曲卓说着话有点蹙眉:“顺带着看看发电厂和纸浆厂的进度……太慢了,一帮狗日的净磨洋工。”
“破地儿不太平。”梅宣宁不赞同:“派个人去呗。”
“开什么玩笑。”曲卓不满:“你知道多大的投资规模?那能随便派个人呀。”
“多大投资?”梅宣宁顺势打探。
“具体的还需要谈。”曲卓掏出烟盒:“我参股的沙巴投资公司和梅德韦河公司出钱,沙巴州府出临海适合建港的地皮。当地几大本土家族和议长、议员们参股。”
“好家伙……”梅宣宁被后半段话给震麻了。
木了好几秒才醒过神:“安全方面……”
“甭操心。”曲卓不当回事:“英国佬比你紧张。M16给我准备了假身份,梅德韦河公司的华裔员工。随行还有严密的安保。”
“什么时候出发?”
“过两天,不一定。等梅德韦河公司的代表到港岛中转,我混进队伍里。”
“这……得汇报一下呀。”
“汇报得着嘛。跟你说一声,是防着家里联系不上我担心。”
“……”梅宣宁无语。
以前这小子出门,都事前报备,事后甭管真假的写份汇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形式都懒得走了。
“对了,”曲卓给梅老二分了支烟:“本想着回去一趟,把研究生的事敲定。既然不回去,明后天我发份邮件吧,两个半导体材料,两个集成电路设计,两个软件工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76步步生莲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76步步生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