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起床后简单洗漱好了就准备出发回黄家。
陈良栋他们几个兄弟此时已经挑着东西在院子里等着了。
扛露水是西川地区的一种风俗,其实就是结婚后第二天新郎带着新娘子和男方的亲戚朋友到女方家去吃席。
不过跟一般的回门酒有所不同的是,扛露水就真的要去小路上用路边露水把鞋子和裤脚打湿。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居士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是不能少的一个环节。
扛露水时,南方的父母和至亲长辈是不能去的,所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这也是有道理的,扛露水不仅要走小路,还得挑着沉重的担子。
肖向东他们扛露水的路线早就规划好了,由于肖家和黄家隔的实在太近了,就只能去大田那边的山坡上逛一圈。
肖家人还没出来,酒谷村的村民们就已经在他们扛露水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了。
好在有郑贵民和唐玉江他们提前把道路清理开,否则肖向东他们扛露水的队伍肯定是走不通的。
肖向东和黄晓琳两人挽着手走在前面,刘万一挑着两个水桶看到路边的草是干的,就给他撒上水。
新人专门走到路边去踩那些被水打湿了的野草,鞋子和裤脚也要在这个时候打湿才行。
陈良栋则挑着箩筐在肖向东他们后面,箩筐里装的是喜糖,在路上见到大人小孩,他都会抓一把撒出去。
小孩子们见了喜糖纷纷冲上去哄抢,没抢到的只能哭。
这时也不知道哪个小孩唱起了童谣:
鸭棚子,嘎嘎嘎!
问你姐姐嫁不嫁?
要嫁,嫁给我,我有办法!
听到这首童谣,肖向东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一样。
那时候他也跟村里的其他小朋友一样,天天到处乱跑,有一个小孩唱,其他的小孩也会跟着唱起来。
至于这些童谣是谁写的,到现在他也不清楚,反正在他们这一片很是流行。
黄晓琳有些不好意思的拉了拉肖向东的袖子说道“向东,这些娃儿尽是乱唱,要不要让他们别唱了!”
肖向东微笑着说道“小孩子就是随性的唱罢了,没别的意思,你不喜欢的话,就不要听就是了。”
这时一群小孩又唱起了另外一首童谣:
太阳落山天要黑,
对门的姑娘过来歇。
床铺宽席子仄,
万一睡不下就重起困!
黄晓琳还没反应过来呢,这些小孩们接着又来了一首更生猛的:
一个麻叽叽叽,
两个麻雀儿干麻皮。
我去看还在干,
我去摸它就梭!
一边看到的大人们觉得有些不合适了,赶紧把这群小孩赶走“快回去问你妈老汉儿,狗日的些不懂事的娃儿!”
小孩们拿着手里的糖块,高高兴兴的一窝蜂跑了。
他们边跑边唱:
一队的鸡,二队的鹅三队的姑娘抽陀螺。
四队的机器响,五队的屁眼儿痒。
六队的光壳壳,七队的卖批货。
八队的梭叶子,九队的寡母子,十队的两口子!
注:酒谷村一共分为十个生产队,这首童谣简练的把这十个生产队的特色描述出来了。
接着小孩们又唱到:
大月亮小月亮
哥哥起来学木匠
嫂嫂起来打鞋底
婆婆起来钟酒米
钟的喷喷香,打起锣儿接姑娘
姑娘接不回来,可惜了老子的钱
……
肖向东突然有些佩服第一个编出这些童谣的人了,什么样的诗和文章也不及这些童谣百分之一精彩。
等到扛露水的队伍把预订路线走完之后,肖向东和黄晓琳两人的鞋子和裤脚都打湿完了。
他们就折转方向往黄豆腐家赶去。
黄豆腐家今天的亲戚来的不少,有个七八桌人,再加上肖家回门的人也有三四桌人,黄家中午的回门酒要摆十一二桌才坐的下。
肖向东他们到了黄家们门口后,黄豆腐两口子领着家里的亲戚朋友齐齐的走出了院子出来迎接。
黄豆腐和罗大美两人今天心情特别高兴,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闺女嫁了个好人家,最重要的是亲家那边对他们太好了。
今天黄家回门酒所有的饭菜烟酒饮料,都是肖家昨天就送过来了的。
这让黄豆腐两口子不仅在亲戚们面前有面子,在酒谷村也觉得脸上走光。
黄豆腐两口子上前拉着肖向东和黄晓琳的手高兴的说道“小东晓琳,你们辛苦了,快进屋里去休息!”
陈良栋他们这些挑东西的肖家人也被热情的请进了院子里,好烟好茶的招呼着。
进了黄家堂屋,黄豆腐带着女儿和女婿来到堂屋最里面临时摆的祖宗牌位面前。
他们在黄晓琳大爷爷的安排下,给黄家列祖列宗三跪九叩之后才起来。
罗大美端上两碗甜水蛋让女儿女婿吃了,这才跟他们聊了起来。
肖向东这个时候才完全松了一口气,他们结婚的所有流到这个时候总算走完了。
黄晓琳感觉有些累了,想回自己原来的房间去睡觉,但被罗大美拉住了“晓琳,你现在是肖家的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92年我在海外立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92年我在海外立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