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如重锤般敲在皇帝心上。龙袍下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扶手,皇帝暗忖:童贯所言极是,这江山若是在朕手中丢了,日后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佘太君见朝堂形势于自己不利,立即拄着龙杖上前一步,声音微微发颤说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啊!我大宋危难存亡之际,狄元帅在前线恪尽职守,此时换帅,只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她目光扫过秦桧和童贯,痛心疾首道,“这无异于自毁长城啊!”
秦桧厉声道:“佘太君!若是等到梁山贼子兵临汴州城下,到时候悔之晚矣!这个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砰”的一声,佘太君将龙形杖重重跺在地上,震得袖袍翻飞,不慌不忙道:“秦相,老身倒要请教请教!当初举荐狄将军为帅的是你,如今建议换帅的也是你!如此反复,是拿军国大事当儿戏吗?帅位是轻易想换就能换的吗?”
两人针锋相对,殿内气氛剑拔弩张,秦桧气得脸色发青,心中把佘太君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要不是在朝堂之上,秦桧真想冲过去给那老太婆一巴掌!
龙椅上的皇帝将二人的对峙尽收眼底,开口调和:两位爱卿皆是为国分忧,莫要伤了和气!
佘太君微微欠身,语气中带着若有似无的讥讽:皇上说的是。秦相日理万机,兢兢业业,老身怎敢生秦相的气呢?她刻意加重了兢兢业业四字,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秦桧。
秦桧强压下心头怒火,转向皇帝时已换上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皇上,狄元帅之事,确实是微臣举荐不力,还请皇上降罪!他深知以退为进的道理,这番话既显出自己的担当,又将换帅的必要性暗含其中。
爱卿为我大宋任劳任怨,狄青兵败,非爱卿之过也,何谈降罪!皇帝温言安抚,心中却已在权衡利弊。
微臣多谢皇上体谅。秦桧趁热打铁,只是换帅一事关系重大,恳请皇上早做决断!
秦桧说完,给佘太君急得不行,上前一步双膝触地,声音颤抖:皇上!战场换帅乃兵家大忌啊!老身祈求皇上三思!万万不能换帅啊!
皇帝见佘太君如此作态,也是连忙说道:老太君,快快请起!
皇上不答应老身,老身就不起来了!佘太君倔强地跪在原地,龙形杖在她手中握了又握。
皇帝脸色骤变,语气陡然转冷:佘太君,这是在逼朕吗?他猛地站起身,龙袍在上泛着冷冽的光泽,为帅者,当能者居之!狄青的表现让朕大失所望,朕思前想后,这帅印是得让后来人执掌了!
佘太君只觉胸口一阵闷痛,仿佛被重锤击中,她悲愤交加地喊道:如此这般,国将不国啊!
放肆!皇帝被惹怒,用脚使劲一踢龙椅,殿内众臣齐齐跪伏。
皇帝怒视着跪在地上的佘太君,心中五味杂陈:这老太君仗着杨家将的军功,竟敢如此顶撞于朕!可眼下方腊之乱未平,还得倚仗她杨家!
想到此,皇帝强压下胸中翻腾的怒火,只得将这份不满暗自记下。
秦桧敏锐地捕捉到皇帝眼中一闪而过的厉色,急忙躬身奏道:皇上息怒!佘太君年事已高,言语虽有过激之处,却也是为大宋江山着想啊!还望皇上宽宏大量,原谅她的无心之过!他表面上在为佘太君求情,心中却在冷笑:这番话说得越是恳切,就越显得那老太婆不识抬举!
皇帝转头看向佘太君,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您老看看,秦相亲自为您求情。朕真希望我大宋能多一些如秦相这般的爱卿!这话看似褒奖秦桧,实则暗藏机锋,分明是在指责佘太君不懂为臣之道。
佘太君跪在地上,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这秦桧分明是在以退为进,偏偏又做得滴水不漏,让她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皇帝目光看向秦桧:爱卿觉得,何人可接替狄青的位置?
秦桧本不想举荐任何人,打算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一下,但转念一想,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何不借此机会给杨家一点教训?
皇上!秦桧故作沉思状,缓缓说道,微臣思来想去,唯有一人可担此重任!
皇帝一听,两眼发光,身子微微前倾:哦?是谁?
天波杨府,佘太君之孙杨宗保!秦桧的声音清晰有力,微臣听闻杨宗保随父征伐方腊,屡建功业,年纪轻轻便已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他心中暗笑:我倒要看看,你们杨家这次要如何推脱!
若是旁人举荐杨宗保,佘太君定会由衷欣慰,但这话从秦桧口中说出,她立刻意识到其中必有阴谋:这分明是要将她的孙儿往火坑里推!
皇上!佘太君急忙叩首,宗保尚且年少,资历尚浅,恐怕难以担当如此重任。若是辜负了陛下的期望,老身万死难辞其咎!还望陛下另择贤能!
皇帝一听,顿时就拉长个脸,他冷冷地看着佘太君,心中满是不悦:拒绝换帅的是你,拒绝别人为帅的又是你!别人求之不得的挂帅机会,你的孙子能得到,你还要往外推!
朕意已决!皇帝不给佘太君反对的机会,立马拍板,传朕旨意!即刻召回狄青,回京复命!天波杨府,杨宗保立即北上抵御梁山贼寇,并接管帅印!
秦桧看着佘太君瞬间惨白的脸色,心中涌起一阵快意,暗自冷笑:杨家啊杨家,是该走到头了!
秦桧、童贯、王某等大臣立即喝道:“皇上圣明!”
皇帝见无人反对,便离开大殿,太监当即喝道:退朝!
恭送陛下!众大臣齐声高呼,声音在殿内回荡,却掩不住那暗流涌动的朝堂风云。
喜欢水浒之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水浒之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