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交流任职,现在几乎是制度性安排了。” 晓阳的语气沉了些,带着点官场的无奈,“当大官的啊,就是这一点不好。不过啊,学武叔叔是老党员了,这点觉悟肯定有。再说了,东海虽然远,但经济基础好,将来说不定能去省里。”
赵文静苦笑一声,说道:“不可能了,年龄到了。”
而在市委大楼的秘书室里,气氛则要沉闷得多。平安县委书记孙友福和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被林雪叫过来后,已经等了快一个小时。刚开始两人还聊了几句抗洪的事,孙友福说平安县的大堤加固花了多少人力,丁洪涛说东洪县的物资调配有多难,但聊了没几句,就觉得没什么共同话题 —— 毕竟两县情况不一样,一个遭了灾,一个没遭灾。
两人只好各自拿起桌上的报纸看,《东原日报》《省报》都是当日的,副省长刘敬亭到东原调研并看望慰问干部群众的消息孙友福看了几遍,茶水喝了好几杯,都没了滋味,厕所也去了两三次,只觉得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但两人都没表现出丝毫不耐烦 —— 能被市委书记单独留下来谈话,本身就是一种重视,就算等再久,也得沉住气。
突然,孙友福的大哥大响了起来,那他赶紧接起来,声音压得很低:“喂,什么事?”
听了几句后,孙友福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大哥大。他在电话里嘱咐道:“先把家属安抚好,不能让英雄的家属受委屈。我现在在市委,一会儿就给于书记汇报这个情况,你们先把后事的准备工作做起来。”
挂断电话,丁洪涛放下报纸,语气里带着点好奇:“孙书记,出什么急事了?” 作为县委书记,丁洪涛很清楚,能让孙友福在这种时候脸色大变的,肯定不是小事。
孙友福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丁书记啊,不瞒你说,我们平安县这次防汛,损失太大了。14 万亩良田被淹,涉及三个乡镇,要是当初抢险不及时,恐怕“半壁江山”都要毁了。还有群众,7 名群众因为洪水没了,还有一名干部…… 就是之前被冲走的董远印,刚才下面的人打电话说,找到他了,但人已经牺牲了。”
丁洪涛的脸色也严肃起来,他沉默了片刻,心里暗自庆幸 —— 幸亏东洪县没遭灾,不然他这个县委书记,恐怕就得在市委常委会上做检讨了。他又忍不住想:要是当初东洪县挖堤泄洪,平安县是不是就不会决堤?要是平安县不决堤,董远印是不是就不会牺牲?于书记的决策,到底是对是错?这些念头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却没说一个字 —— 官场里,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这是规矩。
就在这时,秘书室的门被推开了,林雪走了进来。他没说于书记要先见谁,只是站在门口,看着两人。丁洪涛心里清楚,平安县遭了灾,董远印又牺牲了,孙友福的事更紧急,而且他要是先去汇报,自己后面汇报的时间就能长些 —— 毕竟县委书记跟市委书记谈话,时间越长,说明越受重视。
丁洪涛站起身,做了个 “请” 的姿势,语气客气:“孙书记,你先去吧,平安县的事更急,别让于书记等久了。”
孙友福朝着丁洪涛点了点头,算是感谢,然后拿起桌上的笔记本,跟着林雪往于伟正的办公室走。推开门,于伟正正坐在办公桌后喝水,看到他进来,指了指桌前的椅子:“坐吧,友福同志。”
孙友福端端正正地坐下,又调整了一下坐姿,尽量让自己显得沉稳:“于书记,我先给您汇报一个不好的消息 —— 之前被洪水冲走的董远印同志,找到他了,但人已经牺牲了。”
于伟正听到董远印牺牲之后,颇为动容,指尖无意识地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敲了敲,慢慢的站起身来,走到了地图跟前。
他叹了口气,声音比刚才低了几分,带着一丝悲悯:“友福同志,董远印同志是为了保护群众牺牲的,善后工作一定要做扎实。到时候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的领导,都要亲临现场送一送,都得送上花圈。要是我这边能抽出时间,我亲自过去;要是实在抽不开,我跟市长说,让他代表市委去。”
他顿了顿,手指在 “黄滩乡” 三个字上点了点:“办的隆重些吧,‘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啊’。咱们当干部的,要是连为群众拼命的同志都寒了心,以后谁还愿意冲在前面?”
孙友福坐在椅子上,腰杆挺得更直了,他往前倾了倾身子,汇报起细节:“于书记,董乡长的遗体是在下游十公里外的芦苇荡里找到的,身上还缠着绳子,估计是被洪水冲的时候,还想着抓点东西稳住身子。他家里还有个老母亲,媳妇在乡小学当老师,孩子才上初中,我们已经安排乡干部先陪着家属了。”
于伟正听完,眉头皱得更紧:“我找你来,就是要把这件事摸清楚。既然人找到了,定性也明确了,后续家属的保障一定要跟上。他们有什么合理要求,组织上能满足的,都尽量满足。比如家属的工作安排,老人的照顾,这些都要落到实处,不能只停在口头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请大家收藏:(m.20xs.org)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