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英心里跟明镜一样。他清楚,田嘉明和丁洪涛两个人,其实在龙投集团都多少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联。龙投集团能在东原做得风生水起,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如今,自家老爷子周鸿基已经是日薄西山,即将退居二线。一旦老爷子真正退休,余温消散,以往那些看在老爷子面子上给予的关照和便利,还能剩下多少?接下来的路,很大程度上得靠自己走了。而要想保持龙投集团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影响力,就必须维系好与东原市、特别是像东洪县这样的具体执行层面的关键人物的关系。
想到这里,周海英忽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前任市委书记钟毅会被很多老干部私下里称为“厚道人”。在权力场上,有时候给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后路。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父亲退休之后,要不了几年,人走茶凉是常态,自己和街上那些为生计奔波的小商贩,在社会地位的实质层面上,差距可能会迅速缩小。现在有这个城管局局长的身份撑着,好歹还是个正儿八经的正县级干部,还能维持一定的体面和话语权。
于是,周海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热情而肯定:“哎呀,洪涛啊,你看你,自从到了东洪县担任书记,我这边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多,还没好好向你表示过祝贺呢。这样,今天我做东!你必须得到市里来一趟,我把田嘉明也叫上。正好,我现在就在咱们赵东局长办公室,晚上把赵局长也一起请上。大家有什么话,坐到一起,当面说开不就完了嘛!何必非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走那些组织程序呢?伤了和气,对工作、对个人,都没好处嘛!”
电话那头的丁洪涛沉默了片刻,显得有些为难地“嗯”了一声。
周海英趁热打铁,语气带着点不容置疑的亲昵和强势:“怎么?洪涛,当上了县委书记,小周就没面子请动你了吗?是不是要我亲自开车去东洪接你啊?”
这话说得相当直接,却正好给了丁洪涛一个台阶下。丁洪涛马上顺势说道:“哎呀,海英局长,您这话说的,让我惭愧啊!您是年轻的老领导了,一直对我很关心,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好好好,既然您发话了,那我肯定到。这样,晚上我来安排吧。迎宾楼听说现在改成打字社了。您看定个什么地方合适?”
周海英见丁洪涛松了口,心里踏实了,说道:“嗯,这样,你们先到城管局我办公室来喝会儿茶,聊聊天。晚上呢,我带你们去个小店,新开的,东北菜,味道据说挺地道。于书记前两天好像还去过,评价不错。咱们这也算是紧跟主要领导的步伐嘛。”
确定了时间地点,周海英便挂断了电话。他放下那个沉甸甸的大哥大,对坐在对面的赵东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调侃表情:“赵局,你看这丁书记,到了东洪这才多久,就开始对自家兄弟‘下手’了。唉,真是搞不懂他们这些封疆大吏的心思啊。”
赵东扶了扶眼镜,语气谨慎地说:“不过海英,涉案经费这个事情,可大可小。上面三令五申,要清理小金库,涉案经费必须按规定上缴国库,专款专用。如果公安机关真的私自挪用了,这确实是原则性问题,搞不好,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周海英端起茶杯,想喝口水,却发现杯底早就空了,办公室也没有人来添水。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身为客人,周海英不好明言。他无奈地放下杯子,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事在人为嘛。关键是看问题的性质,和后续的处理方式。”
而在仅一墙之隔的财政局办公室,气氛则有些微妙。财政局办公室的苏主任,一位四十多岁、打扮得体的女干部,正颇为悠闲地翻看着一本《大众电影》杂志。她是前任局长罗明义时期的红人,是罗明义的心腹爱将。罗明义担任财政局长时,财政局下属的三产办得红红火火,财政宾馆、财政招待所每年都能为局机关创造不少利润,逢年过节的福利更是让其他单位眼红。罗明义本人出手阔绰,对下属也大方,下面的人自然跟着受益。
罗明义调走后,方建勇接任局长。方建勇以前干过供销社一把手,又在东投集团当过副总,是企业出身,懂点财务,对机关干部也不错,不仅张罗着盖了集资房,各项福利待遇也尽量保障。方建勇有个特点,敢发钱,而且会找名头发钱,比如卫生局给财政局评个卫生先进,电力局表扬个节约用电,都能成为发奖金的由头,发的数额远超过那点象征性的奖励。财政局的干部对罗明义和方建勇这两位局长,是比较怀念的。
等到赵东来财政局担任党组书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赵东是政工干部出身,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对财政业务不熟悉,主要依靠几位副局长和中层干部,但内心深处对他们又并非完全信任。加上他只是党组书记,不是局长,名不正言不顺,做起事来就格外谨慎,魄力明显不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请大家收藏:(m.20xs.org)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