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琊山中,少端正奋力疾跑,气喘吁吁。
琅琊台并不甚高,算上琅琊山的高度,总共也不过几十丈而已。
但是琅琊台仅为诸侯乃至帝王祭祀天地、镌刻功绩之所,平时并无寻常人登山。
因此琅琊台上并无道路,少端只得在丛生的草木间艰难穿行。
幸好他早生华发,实际年龄却仅有三十多岁,虽已略显老态龙钟,攀爬这几十丈高的台子,尚能勉强支撑。
相比之下,其他乡亲们因长年辛勤劳作,加上近日仙山之事振奋人心,看上去比少端更为轻松,只是他们年纪普遍大于少端,行动不及少端敏捷,所以落在少端之后。
少端此刻衣袍已被荆棘扯破,裸露的手臂上布满了被树枝杂草划破的伤口,他率先冲上琅琊台顶端,尽管头晕目眩,仍坚持看向天空。
天穹之上,仙山依旧矗立,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台顶地面夯实,植被稀疏,较之下方更能看出平台的轮廓。少端径直朝仙山方向奔跑,然而未跑几步,便因体力不支,跪倒在地。
身后紧跟着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位乡亲也终于爬上了台顶。少端咬牙切齿地喊道:“别耽误时间,赶快寻找通往仙山的道路!”
几位乡亲深知事情紧急,正要迈步向前,却又停下不动。
“少端勿怪,”其中一位乡亲羞愧地道,“我等老朽,一时之间竟辨不清仙山的方向。”
“我也找不到仙山所在,少端能否指点一下?”另一位乡亲紧跟其后,焦急询问。
少端明白乡亲们年岁已大,视力不佳,加之刚刚剧烈运动,于是并不介意,努力挺直身躯,指向东南方向:“仙山就在那里……”
话未说完,他的双眼蓦然圆睁。
他竭力站直身形,环顾四周,忽然眼前一黑,重重摔倒在地。
“少端!”几位乡亲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少端只是短暂的气血上涌,很快恢复过来,用力推开扶住他的乡亲,摇摇晃晃地扑倒在地,如同泣血般发出一声嘶哑的吼叫:
“难道天意要断我琅琊县百姓的生路吗?”
“你这话什么意思?”一位乡亲困惑地问,旋即脸色剧变,“你是说,仙山不见了?”
另一名乡亲嘴唇哆嗦着:“仔细找找看,怎么会不见了呢?”
“扑通”一声,一名乡亲颓然坐下,放声大哭:“原来我们上来时并未看到仙山。”
他重复着少端的话:“天意要断我琅琊县百姓的生路啊!”
悲痛的哭声四起,众位乡亲老泪纵横。
天灾惩罚黎民,琅琊县数月滴雨未降。
官府苛政,强行征调壮丁修建宫殿,铺设石道,导致农耕季节延误。
神仙,成为了琅琊县百姓最后的寄托,恰逢仙山显现,且近在眼前。
这似乎是所谓“天无绝人之路”。
然而世间最残酷的事,莫过于在绝望中点燃希望,然后再将希望彻底熄灭。
众人拼尽全力爬上琅琊山顶,祈求神仙救赎,谁知仙山,却消失了踪影!
“我们琅琊县的百姓究竟犯下了何等滔天大罪?”
少端心如死灰,他悲愤地高呼:“连神仙也要离我们而去!”
“并非神仙离我们而去。”这时,相老的声音突然响起。
相老作为年纪最大的长者,由几个半大的孩子扶着走上台顶。
他沉重地叹息:“这不是仙山,既然不是仙山,自然就没有神仙。既然没有神仙,何来离我们而去的说法?”
“不是仙山?”一位乡亲惊讶地问,连少端也停止了悲叹。
相老出身姒姓,而姒姓乃夏朝夏后氏的本姓。
自商汤灭夏后,夏后氏为了延续血脉,放弃使用姒姓,改用廖、费、辛、杞、相、欧阳、司空等多个姓氏代替。"
虽历经千载岁月,但相氏作为夏后氏后裔,其文化底蕴毕竟非普通百姓所能比拟。
比如相老,他的学问就是琅琊县乃至整个琅琊郡最为渊博之人,即便少端,日常也非常敬重他。
“这其实是海市蜃楼。”相老脸上同样流露出痛苦之色,显然他之前已有所察觉,却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据说蜃景是由海中溺亡冤魂所化,用幻象诱骗无知之人陷入海中。”
“这些都是幻象,都是虚妄。”
相老看着少端,神情严肃地说:“就如同那些关于神仙的说法一样,全都是无稽之谈。我们还算幸运,这个蜃景出现在琅琊山上。倘若它出现在海上,我们现在恐怕已经溺水身亡了!”
“哈哈!”少端苦笑,“比起饿死街头,我宁愿溺死海中,成为鱼腹之食!”
“那样或许还能肥了鱼儿,或许能让更多的人得以生存下去!”他虚弱地瘫倒在地。
众位乡亲面色苍白如纸。
相老所说不假,琅琊台虽被视为神圣之地,但对于琅琊县百姓而言,这座琅琊台每日可见,早已失去了它的神秘色彩。
上千年来,有关琅琊神仙的传说层出不穷,却从未有人真正目睹过神仙的真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是唯一仙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我是唯一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